“大家筑小舍,小舍出大家”。“小舍大家”宿舍文化发展基金于2014年12月在北京大学首届宿舍文化节上正式启动。这项基金由北大教育基金会、校友会和公寓服务中心联合成立,最初是由邀请“校友住上一晚”活动衍生而来,之后发展成为母校宿舍活动捐款,并最终因之促成。该项基金主要用于为学生营造更美好的宿舍公共空间,即在宿舍开辟方便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场所与设施,如宿舍自习室、读书角、艺术走廊等,以及开展更丰富的宿舍文化活动。其设立旨在创建温馨的学习环境、营造友爱氛围,汇聚成长动力,促进燕园学生宿舍的文化创建与传承,同时为广大校友打造回馈母校、积极参与学生全过程培养与全环境育人的平台。
“小舍大家”基金为践行“宿舍育人”提供助力
在北京大学,宿舍被同学们认可为“第一社会”“第二家庭”“第三课堂”。北京大学也一贯重视对宿舍文明建设的探索和实践。王仰麟副校长在今年6月召开的“宿舍文明建设座谈会”上表示,宿舍具有诸如陶冶、导向、同化、调适等育人工作中的重要功能。“宿舍里的文明说小了,事关温馨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说大了,是承载大学文化与情怀的独特空间,是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宿舍育人”理念是北京大学宿舍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小舍大家”基金对宿舍文化活动的支持则为这一理念的践行提供了充足助力。2012年,十几位北大同学自发号召设立“楼长节”以表达对楼长的感激之情,得到同学们的广泛响应。自此,每年11月的最后一个工作日就成为北大的“楼长节”。“在有爱的居处学会爱与感恩,我认为这就是宿舍文化功能的最好体现。”哲学系2014级硕士生于晓磊说。从“百年宿人”、“最美楼长评选”、“纪念我们永远的家”等感恩类活动,到同学们自发组织的各类志愿捐助和爱心活动,再到系列图片展、宿舍征文大赛、宿舍楼趣味定向赛、楼委会素质拓展等活动的不断开展,北京大学的宿舍文化建设呈现出多层次、多角度的特点,在凝聚共识,增加认同,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等多个维度发挥了作用。
“北大燕窝”带动学生实现“自我成长”目标
自主性和参与性是宿舍文化建设的创意源泉,也是消化矛盾的良药。2014年,“北大燕窝”(北京大学学生公寓自我管理委员会)成立,作为一个纯公益的学生自治组织,“北大燕窝”联结了学生、学校职能部门和校友。自“诞生”之后,“燕窝”的工作既包括了柴米油盐的学生权益,也包括了阳春白雪的宿舍文化,主要致力于打造“宜居北大”和“文化燕窝”。在“燕窝”成立之时,北大教授楼宇烈赠送的墨宝“燕窝虽小,育隼几何”,就完美地诠释了“燕窝”的含义。
在“小舍大家”基金的资助下,“北大燕窝”于2014年和2016年承办了两届宿舍文化节,主题分别为“大家筑小舍,小舍出大家”和“宿舍生活自主自理,宿舍文化共建共享”。宿舍文化节通过举办丰富的活动,如宿舍装饰大赛、宿舍开放日等,号召同学们关注自己的宿舍、关注宿舍里的文化。作为“燕窝”现任主席,于晓磊说,“北大的学生要仰望星空、造就学术,同时也需要关注脚下,学会生活。”“北大燕窝”的出现,带动并启发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并最终实现“自我成长”的目标。
“小舍大家”基金让校友与学子互动、联结
对于宿舍文化建设和“宿舍育人”理念,北大尝试将校友因素融入其中,充分发掘宿舍文化中的记忆和情感因素。在首届宿舍文化节上,同学们即为宿舍的“校友成长导师”颁发了聘书。这些志愿校友受聘担任宿舍成长导师,让一间间简单的宿舍成为时空的纽带,将不同年代的校友和在校学生紧密相连,既能帮助在校学生解决成长困惑,又能调动校友参与学校发展、建设的热情,形成了良性的双向互动。
由校友参与的“小舍大家”基金,则让校友与学子之间能够以更多的方式进行互动、联结。如在该项基金的支持下,“微波炉进宿舍”项目于今年春季学期开学前得以实施,有效地提升了同学们的大学生活质量。作为回馈,在今年5月举行的校庆活动中,北大学子用微波炉现场制作蛋糕,供返校的各位校友们品尝,并与他们交流蛋糕制作技巧。校友回馈母校、学生感恩校友,在支持与回馈的互动之中,由小小的微波炉即可窥见北大宿舍文化的传承。
燕园的小窝承载着青春的记忆、见证了学子的成长,传承着北大的精神,也凝聚了北大人的家国情怀。“小舍大家”基金对于燕园小窝建设和宿舍文化发展的意义,就在于支持并承载了北大宿舍文化的传承。正如于晓磊所说,“只有宿舍文化真正活在一代代校友的生活和记忆里,才能形成宿舍文化建设的良性循环。”对此,王仰麟副校长曾这样说,“宿舍是实实在在的空间载体,一砖一瓦皆有故事,承载了一代代学生的记忆和情感,使宿舍文化建设有了历史的纵深;我们更希望它是帮助同学们学会独立生活的起点,继而启发同学们热爱生活,发现生活的意义,在生活中体会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的观念;它是知识和信息的汇聚地,希望同学们通过互动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完善人格,见证彼此的品格,发现诚信、友善、真诚的力量。这些元素都是我们进行宿舍文化建设,建设宿舍文明的不竭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