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飞逝,斗转星移。我已年近花甲,闲暇之时,回忆往事,有几多欢欣,更有一些终生不可弥补的遗憾。一个人的成长除了国家、社会和家庭的教育外,还跟他是否勤奋读书以及读什么书关系极大。书是知识的海洋,只要你遨游在书的海洋里,你就会得到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精神食粮。
我在小学读书的时候,没有什么课外读物,只要把教科书学好就行。从上初中时起,我对课外书就开始感兴趣了。那时,我看书主要场所就是县城里唯一的新华书店。因为穷,买不起书,只能站在书案子前白看,一看就是一两小时,几乎成了习惯,放学背着书包就到新华书店看书。县城的新华书店在城内繁华的一条街上,规模并不大,光线也不充足,来来往往看书的人也不多,而我站在自己选好的一隅静静地看着,渐渐进入神奇有趣的精神世界里,那真是别人体会不到的一种享受!我看书的另一个来源是母亲工作的医院图书馆。老师留作业很快就完成了,由于父母都工作,我又是老大,每天我还得做晚饭,我经常是一边拉风箱一边看书。就这样,左手使劲有节律拉风箱,右手拿着教科书看。晚饭后的时间是看课外书的时间。这些书有童话、民间传说、京剧剧本、历史故事、侦探小说、名人传记、爱情故事、科幻读物、章回小说、古典名著、世界名著。几乎每天晚上都躺在床上看书,经常看到半夜,有时候更晚,因为老是右侧躺着看书,结果眼睛的视力也损害了,右眼0.1:左眼1.0。看的书多了,天长日久,潜移默化,对我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和影响是很大的。我崇拜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尤其是居里夫人。考大学报的第一志愿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放射化学系,想成为未来的中国居里夫人,根本不怕放射化学对身体的损害易导致白血病而死亡。录取为北大化学系以后才知道中国科大放射化学系不招女生。我觉得人活在世上,不能单单地追求享受和索取,更重要的就是为人类社会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应该是天生我才必有用!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正像奥斯特洛夫斯基据说:“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过去的碌碌无为而羞耻……”
初中毕业,由于成绩优异,所有功课全是五分,被保送到高中。课程较多,也就顾不上“不务正业”了,除了学好各门功课以外,课外参考书,尤其是数学方面的看了不少,自觉地做了大量习题,当然是为了考大学做准备。那时候社会上的口号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考上北大化学系以后,开的课程有二十二门之多,又要求你在毕业之前两门外语过关,功课很重,得发奋读书,否则就有掉队的危险。我们理科生每天都得“抢”图书馆、阅览室,晚去一步,就很难找到座位。越是星期六、星期天,图书馆和阅览室越紧张。在北大六年的学习有幸聆听不少著名教授的讲课,加上北大浓浓的学风薰陶,我终于学有所成的毕业了,在工作岗位上三十多年,由于基础知识扎实,干什么工作都是游刃有余,谁都不敢小觑。
多年养成的读书习惯,在我退休以后也改不了。每天都看一些报纸,间或也看一些书。“活到老,学到老。”读书看报也是一种学习。时代在前进,情况是在不断地变化,要想适应新的情况就得不断地学习,否则你就会变成时代的落伍者甚至被社会所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