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总在不经意间倏然流逝,转眼便到了收获的季节。时值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欢声尚未散去,余韵尚未消退,瑟瑟秋风便早早捎来了凉意——新疆的秋天总是美丽而短暂。趁着秋意还未褪去,我启程去柯坪县阿恰勒镇开展法律援助接待日活动,并参加新疆北大校友会筹集冬衣在当地的捐赠发放仪式。
今年,我帮助柯坪县阿恰勒镇建立了远程法律援助站,为当地群众免费提供法律、家庭婚姻、心理健康、教育、重大疾病术后饮食等方面咨询服务。另外,每当这个时节,新疆北大校友会的校友们便要像往年一样忙碌起来,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各族群众送去温暖。今年,新疆北大校友会又为贫困地区筹集了一万四千件冬衣,冬衣发放覆盖区域就包括柯坪县。
从乌鲁木齐出发去柯坪县,没有直达车辆,需要到阿克苏后转乘大巴车。虽不方便,却也给了我领略柯坪风光的机会。
在一片辽阔无垠的大地上,一条公路在大漠戈壁上蜿蜒;遥远的天边,一轮红日正徐徐下落,离天地间边际线越来越近,不经意间已贴到了大漠的棱线。红日与大漠交相辉印,使得茫茫大漠更加光彩照人,火红得让人感到惊艳,好像是天公故意在荒滩戈壁上抹了一道红红的唇印——此情此景,真的应验了那句古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火红的天地间,一处苍凉的遗迹轮廓渐渐清晰,柯坪的著名遗迹——齐兰古城遗址露出了它的真容。在古代,这是丝绸之路北道必经之地,也是龟兹与疏勒间商旅往来的粮草补给站。经过数千年的岁月洗礼,几经毁建,这些遗址终于沉寂在这片大漠中,默默见证着岁月的年轮。
望着窗外飞速后退的风景,我不禁想,上天若是遗忘了这片土地,为何会在无际的大漠戈壁中创作出这壮丽的美景,为寻找家园的人类提供了一块栖息地;若是眷顾着这片土地,又怎会使这个地方成为国家级深度贫困县……
一阵嘈杂声将我从思绪中拉回,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一个脸色略显苍白的年轻人一边喊着“李老师”,一边说自己是“郭平”。我仔细看着这个虽经常电话联系但从未谋面的小伙子,面带疲惫的他,双眼却炯炯有神。简单寒暄后,我们乘车前往目的地——阿恰勒镇。
在路上,想起之前和郭平在电话里都是谈法律援助站建设运行的事,对在南疆的工作生活,他却很少提及。作为一个长辈,看着和自己女儿差不多大的他,便忍不住要多问问。
通过来时和车上邻座的维吾尔族小伙子聊天得知,郭平是山西人,2016年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毕业,志愿支援西部,并主动要求到阿克苏地区最偏远的柯坪县工作。三年来,他曾担任过阿恰勒镇党委副书记,主管过就业、社保、民政、退役军人事务、残疾、宣传等一系列工作。
到阿恰勒镇后,郭平就带我去了法律援助站,并介绍了建站以来接待咨询的情况。一个维吾尔族女孩在负责这一块工作,我向她了解了日常工作情况,女孩说:“现在来咨询的还不是很多,但比刚开始多了一些。我们正在加大宣传力度,相信以后来咨询的群众肯定会越来越多。”我鼓励她要加大宣传,特别是要做到以调解案件为主,真正发挥法律援助站的作用,更好地为群众服务。女孩开心地点头回应。
我们来到发放冬衣的院子里,老乡们围过来,拉着郭平的手,热情地和他打招呼——几年来的基层工作让郭平和当地群众结下了深情厚谊,使他融入了群众的生活。在冬衣发放仪式上,受大队支部书记邀请,我代表新疆北大校友会给在场群众讲了几句,鼓励老乡们要在党的带领下不怕困难、勤劳致富。棉衣发放很顺利,不少村民拿到棉衣后便当场试穿起来。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家拿到棉衣后高兴地说:“感谢给我送来了棉衣,这棉衣就像是给我量身定做的一样,很适合,也很暖和。谢谢你们!”边说边拉着我们去她家做客。老人妮莎罕·吾斯曼拉着我的手说:“为了让我们温暖过冬,今天给我们发了棉衣,我很高兴,感谢党和政府,感谢新疆北大校友会。今后我一定要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贫困现状,彻底摘掉贫困的帽子,过上更好的日子,让我的孩子也有希望考上北京大学。”小小的院子里,沉浸在欢快的气氛里,许多人过来主动和我拥抱、握手道谢。握着这一双双粗糙但温暖的手,我的内心也抑制不住地激动。是啊,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一件棉衣不足以改变群众的生活,但可以使贫困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感受到社会的关爱。
棉衣发放结束后,郭平带我去走访了其兰村的“巧手”手工艺品合作社。合作社成立将近一年,主要制作钻石(树脂钻)画。郭平介绍说,在这里,由企业提供工作设备,合作社提供员工,昌吉学院提供订单,形成“驻村工作队的派出单位+企业+合作社”的新型扶贫模式;今年的订单已在8月底全部完成,被服已顺利送到昌吉学院,被服质量得到了学院师生的一致好评。从郭平的语气中,我能感受到他对合作社倾注的心血,以及对合作社成功运营的满意、自信。
通过近距离接触,我发现郭平想的最多的,还是怎么帮助老乡们脱贫致富。郭平时常关注国际国内时事,为应对棉花价格下调导致群众增产不增收的问题,他主动跟北京油莎豆产业联盟联系,引进油莎豆种子进行试种,尝试对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同时,郭平也不忘利用母校的教育资源优势,邀请北师大艺术与传媒学院的研究生在暑假期间前来柯坪县支教,通过他们将最先进的教育理念植入这个深度贫困县。
之后,我们又去了柯坪县苏巴什水库和沉砂池,这是柯坪县两项宏大的水利工程。
在苏巴什水库,还能看到一个个由铁丝网垒起来的防洪墙,铁丝网里面装的是密密严严的石头;还有由一袋袋沙袋垒起来的防洪墙。郭平感慨说:“今年9月份,全县干部在苏巴什水库参加抗洪时,连续一周,不舍昼夜,终于把被洪水冲毁的地方给填起来了,及时对隐患进行了补救。”听着郭平的介绍,我不由想起了刚刚由习近平总书记做出重要批示、要求全党全国学习的时代楷模和优秀共产党员黄文秀同志,她也是北师大毕业的。我笑着跟郭平说:“你是我们新疆的黄文秀。”
他谦虚地对我说:“李老师,您过奖了,我哪里能和黄文秀校友相比啊,她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抗洪那些天,不管是男的还是女的,年轻的还是年老的,大家都积极主动参与到抗洪的队伍中来,热火朝天地干着。” 郭平似是在回忆地说。我从他的话语里,感受到了一个年轻同志在基层历练中的成长与成熟。基层是锻炼干部的大熔炉,尤其是新疆南部基层,更能通过维护社会稳定和打赢脱贫攻坚战来锤炼干部。
郭平指着水库右侧的山上和左侧的山下说,这两处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遗址——克孜勒佛寺遗址,是北魏年间留下来的,因风化水蚀造成了遗迹的退化,现在已经看不到它的全貌;这几年,当地政府申请了专项资金对其进行了加固。这些遗迹可以充分证明,佛教在很早之前就在新疆南部盛行了,是早于伊斯兰教在南疆流传的宗教。
在沉砂池,我看到了一个很大的人工湖,碧波荡漾,与蓝天白云正好相映衬,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水边还可以看到有鱼在水中穿梭。郭平说,这是浙江省援建的,现在可以为周围两个乡镇的农田灌溉提供充足的水源。看着这湖、这天、这云,我突然感到特别的温暖——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社会主义大家庭真的很好。
随后,郭平带我在一家具有当地特色的饭店吃午饭。看着热气腾腾的恰玛古和羊肉,我细细品尝起来——羊肉肉质紧致细腻,又无膻味;恰玛古吃起来也软绵绵的,并带着丝丝甜味。我好奇地问,柯坪县的羊肉和恰玛古为什么这么好吃?郭平解释说,柯坪的土壤盐碱程度高,水也是咸咸的盐碱水,草也是盐碱草,再加上干旱少雨,青草长得稀疏,羊要吃到一棵草,经常要跑不少路,于是造就了吃盐碱草、喝盐碱水的柯坪羊的羊肉肉质细腻紧致、鲜美无膻味,柯坪恰玛古有独特的甜味。郭平说,还有柯坪的黑枸杞,这种黑枸杞只有在戈壁沙漠交接处才会生长,是难得的好药材,被誉为“软黄金”,卖得也很好。哦,原来上天给了这里恶劣的自然环境,却赐予了这片土地人世间美味的食材。
一顿饭时间,郭平的手机响了很多次,他也接了很多次。他满脸歉意的对我说:李老师,真不好意思。简短时间的接触,让我感受到了新疆干部的踏实、辛苦和不易。这些从内地来的年轻人,为边疆默默奉献着。他们是新时代里最美丽的人。
惜别郭平,踏上归程的时候,我脑海里涌出十六个字:道阻且艰,何辞其难;使命在肩,何辞辛劳。我想,虽然黄文秀已经走了,其未尽的事业,会由像郭平这样的人接力走下去。
文秀走了,郭平他们来了。
脚下踩多少泥巴,身上沾多少土气,不掩情深在边疆,风雨无阻基层路。像郭平这样到边疆工作的还有很多。每年,一批批北大、清华、北师大等多所高校的毕业生来到新疆,来到这片辽阔的土地上,为边疆的稳定和发展努力着、耕耘着。新时代到边疆奉献青春的他们,在赴疆的道路上义无反顾,坚定不移;新时代到边疆奉献青春的他们,在基层摸爬滚打之路上无怨无悔,奋发前行。他们代表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新时代青年,他们代表着为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而努力的各族新疆人民,他们代表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的优秀中华儿女。
致敬!致敬这些新时代的中华好儿女!
作者简介:李慧娟,中共党员,基层检察院高四检察官,北京大学法学院法学学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一届、第十二届人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