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北京大学举办“2024气候设计——生态文明大师讲坛”

2024-10-31

10月29日,“2024气候设计——北京大学生态文明大师讲坛”在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举行。论坛汇聚了全球气候变化与设计创新领域的专家,共同探讨应对气候危机的跨学科路径。论坛由北京大学主办,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工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碳中和研究院及国际合作部联合承办,水利部水生态保护和水利遗产重点实验室(筹)、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亚洲中心创新基地、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景观学与美丽中国建设专业委员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委员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流域空间规划分会联合协办。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俞孔坚教授主持论坛并致开场辞,欢迎来自全球的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洪水、干旱、火灾等多重危机对人类生存的威胁。他指出,本次论坛的核心目标是通过“设计思维”推进气候韧性,倡导跨领域、跨尺度的整体解决方案,涵盖从土木与环境工程到建筑设计的多方面合作,以推动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他强调,面对气候危机,单一的技术手段无法满足需求,只有通过整合多种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协同合作,才能实现真正的生态文明建设。

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锦代表北京大学欢迎与会专家学者。他从材料学角度探讨了“气候设计”这一概念的挑战。他指出,从地球尺度到微观材料层面,当前科学界多采用还原论方法,关注材料和神经元等微观结构的性能,但在应对复杂系统性问题时面临一定局限。他以人脑为例,强调了自然系统的高效性:人类大脑仅需少量能量便可驱动860亿个神经元,而同等算力的人工系统则需消耗大量能源。张锦认为,解决气候问题不仅依赖精确分析和技术,更需多学科的合作与系统性思考,并建议在气候设计中吸纳计算机、材料等更广泛领域的专业力量,以实现协同创新和更全面的应对方案。

张锦致辞

来自不同国家的知名学者、专家从不同视角带来了精彩的主旨演讲。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教授维拉布哈德兰·拉马纳桑(Veerabhadran Ramanathan)强调了气候变化的紧迫性。他指出,气候变化已从全球变暖演变为气候危机,影响着地球上亿万人的生存。人类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高达12,000亿吨,地球正被一条“人造毯”所裹,温室气体排放问题已成为全球性挑战。人类需要改变叙事方式,并将人类健康与福祉、气候影响个人化等作为重点研究领域。同时,他指出,减缓(减少气候风险)、适应(管理气候风险)和转变(推进社会变革)是气候韧性的三大支柱策略。

维拉布哈德兰·拉马纳发表线上演讲

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彼得·海德(Peter Head)聚焦于全球在气候变化方面的挑战与解决方案。他表达了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强调目前人类正逼近多项“临界点”,如陆地和海洋的碳吸收减少、大西洋环流系统可能中断、森林砍伐带来的水循环失衡等,这些问题可能导致气候进一步恶化。他介绍了自己在联合国减灾组织的角色,以及他创建的“生态隔离信托”机构,并希望提供开源工具以支持全球应对气候变化。

彼得·海德发表演讲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艾尔菲斯·埃尔塔希尔(Elfatih Eltahir)指出,近100年来,地球地表观测温度持续上升,全球化石能源气体排放的增加导致甲烷排放量大幅增加,而政策制订者当下及未来的抉择对全球变暖的趋势发展至关重要。他强调,在区域和地方尺度上预测气候变化对人们真正关心的问题的影响,可以更清楚地揭示气候变化的风险,从而更好地为地方社会提供信息。因此,大家要了解气候变化在地方尺度的影响,关键是要切实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艾尔菲斯·埃尔塔希尔线上演讲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密歇根大学教授格伦·托马斯·戴格尔(Glen T. Daigger)从环境工程的角度探讨了全球水资源管理的挑战与策略。他指出,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带来的压力日益加剧,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方法无法有效应对极端气候现象,如干旱和洪水。为此,他提出“组合管理”策略,结合多种自然与工程手段,如海绵城市、洪泛区等,在不同气候条件下更灵活地应对水资源短缺或过剩的情况。

戴格尔发表演讲

美国库珀·休伊特国家设计博物馆策展人辛西娅·史密斯(Cynthia E. Smith)介绍了美国库珀·休伊特国家设计博物馆在社会责任方面的使命,强调设计应关注大多数人的需求,特别是以应对环境问题为出发点的设计需求。她提出,社会责任设计应增加社会包容性,支持平等、正义与相互合作,尊重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并融合多元声音和文化,实现跨学科、跨领域设计合作。

史密斯发表演讲

东京大学教授横张真强调了气候变化对城市环境的深远影响,特别是全球变暖引发的极端天气现象日益加剧。例如,日本樱花的盛开时间已明显提前,反映出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直接影响。他指出,城市规划者和设计师在设计未来城市时,必须充分考虑气候变化的影响,通过创新与合作,创造出更具韧性的城市环境,以应对日益严峻的气候挑战。

横张真发表演讲

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教授彼得·柴尔斯(Peter Childs)认为,社会由许多方面组成。虽然社会可以有机地发展和演变,但我们也可以通过人为干预方式——即设计——作出深思熟虑的决定。他介绍了一种设计中常用的工具——形态分析法(Morphological Analysis),并通过多个案例,展示了该方法应用于探索社会构成的各种可选方案中的巨大潜能。

柴尔斯线上讲演

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马军分析了城市水系统面临的挑战,包括温室气体排放、洪水,以及水资源的不均匀分布等。他提道,当前的水处理技术主要依赖于生物处理,虽然可以降解有机物,但在处理过程中仍需消耗大量能源。他呼吁改变传统的末端管道处理模式,转向资源循环利用的系统,以实现更高效的水资源管理。

马军发表演讲

俞孔坚讨论了如何将灰色基础设施与基于自然的绿色基础设施结合,以开发整体的解决方案,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挑战。通过融合“灰色”和“绿色”的思维,他提出了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既能适应环境变化,又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气候问题。他强调,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在于水资源管理,而不仅仅是碳排放。通过推广基于自然的绿色基础设施,赋能每一个家庭、社区乃至城市共同参与,或许能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对全球气候问题带来切实的改进。

俞孔坚发表演讲

与会学者还进行了热烈的圆桌对话。大家在讨论中一致认为,面对复杂的气候挑战,整合各领域的知识与资源至关重要。此次交流不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分享机会,也体现了共同面对气候变化的信心与期待。

圆桌讨论

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