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在开阔的历史视野和世界视野映照下,立足新时代治国理政实践,总结一个多世纪以来的文化论争,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中形成的。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既是马克思主义理在事中宗旨的体现,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用一如思想的继承。以“两个结合”思想提出为标志,文化自信、文化主体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放包容、守正创新等原创性观点和标识性概念,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理论观点的集中表达。
1.文化自信确立坚守中华文化的根本立场
文化自信是贯穿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根本主张,由此确立了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坚守中华文化的根本立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是民族和国家的灵魂,渗透在人、社会和国家的各个领域,是道路、理论和制度深根固柢的精神土壤,关乎人心、见于形象、及于器物,发挥着塑造生命和社会、凝聚民族和国家的作用。中国道路的成功实践、中国理论的不断创新、中国制度的独特优势,与中华文化密不可分。有文化的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就有了坚实的思想根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有了不竭的精神动力。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文化自信是新时代鲜明的文化自觉,为文化认同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文化自觉的实质是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文化认同的关键是创造符合时代精神和人民需要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文化自觉以及由此而来的文化认同,是国家认同的深厚土壤。中华文明始终高度重视文化的作用,以文化为政教的基础、认同的关键、民族和国家身份的标志。文化既是人的创造,反过来又塑造人自身,是人之所以为人者,民族和国家之所以为民族和国家者。在这个意义上,中华文化就是中华民族和中国的文化生命和标识,是文化意义上的中国。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就是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和逻辑结论。
文化自信是在世界文化风云激荡中坚守中华文化的自信,“做自己”的自信。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大国,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以仁义为中心的价值、以礼乐为代表的秩序,在家国天下的社会空间中展开,在多元思想的相互激荡中演进,在民族融合的历史进程中拓展,奠定了中华文化守正创新的精神气质、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尊道贵德的伦理追求,形成了历史中国的文化主体性。近现代以来,面对西方文化强烈冲击而来的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形成了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中华文化注入新的血液,推动中华文化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第二个结合”,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巩固了新时代中华文化主体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文化自信就有了根本依托,中国共产党就有了引领时代的强大文化力量,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就有了国家认同的坚实文化基础,中华文明就有了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鲜明文化特性。
2.“两个结合”确立当代中国的文化生命
“第二个结合”,彰显了鲜明的问题导向。如何理解作为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和具有深厚历史积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问题。从文化上理解当代中国,必须考虑两个基本的事实:第一,当代中国的立国之基是马克思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底色是马克思主义;第二,当代中国建立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之上,既是历史中国的飞跃,又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历史中国有其独特而丰富的文化内涵,至今仍有其强大的生命力。这两个事实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两条线索,一条线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另一条线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这两条线索熔铸为一条线索,把根脉和魂脉整合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文化生命体,道通为一,是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回答的时代课题。
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文化建设必须走“结合”这个必由之路。事实证明,“结合”是我们过去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也必将是我们开创未来的最大法宝。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对时代精神的深刻洞察和对历史文化的深刻自觉,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两个结合”,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两个结合”,既是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必然要求,让马克思主义扎根在深厚的中华文明土壤之中,使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不仅具有民族的形式,还具有民族的内容;也是推动中华文明实现现代转型的必然要求,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开辟的现代化道路上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与现代世界相适应,建设不仅是中国的也是现代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2023年6月召开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系统阐述了“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第二个结合”的提出,明确回答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问题,标志着我们党新时代文化建设总纲领的确立,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确立的重要标志。
“第二个结合”,彰显了鲜明的历史自信,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如何看待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发展历史,如何理解古今中西之争,是贯穿中国近代到现代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贯穿中国共产党百余年探索的一个重大课题。习近平总书记以通贯历史和现代、中国和世界的宏大气魄,强调中华文明具有连续性和创新性,为破解和超越古今中西之争提供了根本思路。连续性肯定了中华文明的文化主体性和旺盛生命力,意味着我们无法漠视或切割历史,明确了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方向,得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出来的,也是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中走出来的结论。从大历史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为中华文明带来新的现代因素,这不能被看成是连续性的中断,而是提供了在更高水平上传承发展中华文明的思想资源;创新性则呈现出历史蕴含的进步意义,明确了“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基本态度,为“不用前人硬本子”、勇于接受新事物奠定了基础。当中华文明遇到巨大挑战的时刻,马克思主义提供了解决中国问题的科学理论和行动方案,赋予中国人民巨大的精神力量,激活了中华文明适应现代世界的生命力。中国共产党自觉地总结中华文明发展规律,在传承中创新、在包容中创新、在整合中创新,在连续和创新的辩证统一中担负起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任。
“第二个结合”,彰显了鲜明的现代自觉,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确立了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复兴决不是回到过去的任何一个时代,而是面向未来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五千多年文明历史,决定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既有现代文明的一般特征,又不同于欧美的现代文明。既传承中华文明的优秀成果,又不同于过去的中华文明。它建立在作为根本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之上,造就物质与精神相协调、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以真理之光激活了中华文明的基因,引领中国走进现代世界,推动了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实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生命,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实现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显示出日益鲜明的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第二个结合”自觉地担负起阐旧邦以辅新命的责任,在尊重历史的同时,以现代价值开创未来。
“第二个结合”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守正创新的理论品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坚守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之正的同时,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围绕着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人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不断进行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提出和确立,标志着立足中国大地的历史性自觉。我们迎来了一次重要而关键的思想解放,从对社会主义的教条化认识和理解中摆脱出来,实现了面向世界的改革开放,释放了中国人民的创造活力。进入新时代,随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识的深化,中国共产党人越来越意识到其与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之间的内在关联。中国不仅是一个宏大广阔的地理空间,还是一个厚重立体的文化空间。几千年历史积淀的精神价值仍然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中国人民的生活世界,发挥着巩固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几千年文明积累的精美器物仍然布满中华大地的各个角落,呈现着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创造力量。从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彼此契合到互相成就,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第二个结合”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和更加宽广深厚的生活纵深,拓展和筑牢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根基和文化根基。社会主义道路更自觉地扎根中国大地,越走越宽广、越走越坚定。这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
“第二个结合”彰显了新时代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新时代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中国大地上建立起来的,是在融会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秩序理想建构起来的。历史上,正是由于有文化主体性,才有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和统一性,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才能融为一体。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之初就有文化主体性的自觉,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文化意义上“自我”的核心。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深入,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借鉴人类精神成就,持续拓展文化主体性的内涵,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这一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作为这一思想的文化篇,习近平文化思想秉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想,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构建涵盖和连接国家、社会与个人的现代秩序,塑造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习近平文化思想,以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国际视野和现代精神,奠定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核心追求,确立了当代中国的文化生命。
3.全人类共同价值确立中华文化的世界维度
当代中国处在一个越来越紧密、越来越复杂的世界之中,中国问题和世界问题交织交错,紧密相连。置身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必须要回答“世界怎么了,中国怎么办”的问题。同时,人类面临的很多重大挑战要求我们必须超越民族和国家的界限,寻求世界范围内的对话和合作。这就决定了中华文化不仅是扎根中国的,也是面向世界的。中华文化在确立自己文化主体性、做自己的同时,也要明确我们看待世界的态度,明确和世界在一起的基础。
从文化上来看,世界上一直存在着不同的文明、不同的价值观,显示着迄今为止人类发展道路和生活方式的多样性、丰富性,也预示着未来人类文明形态的多种可能性。历史上,西方文明最早开始现代化进程,其现代化模式深刻影响了整个世界。与此同时,西方文明之外,那些拥有独特传统的文明内部都存在着巨大的历史引力,同样深刻影响着各自国家现代化进程,世界出现了多元的现代化形态。面对不同文明、不同现代化形态,是强调矛盾冲突,还是主张共生并育,直接决定世界的前途和命运。习近平总书记以胸怀天下的格局,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倡导文明交流互鉴。在全球文明倡议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为正确处理不同文明之间关系提供了中国方案。
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意味着以平等的眼光看待不同文明,彼此无高低贵贱之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意味着我们不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人,也反对别人把价值观强加于我们。与此同时,同属于人类的创造,不同文明之间存在着很多共同之处,在此基础上总结提炼出来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如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就成为不同文明之间互相理解沟通的桥梁,也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根据。中华文明包容性与和平性的特性意味着,我们主张在坚持各自文化主体性的同时,秉持开放包容态度,吸收借鉴彼此文明的优秀成果,丰富自己的文化世界。历史表明,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始终是文明创新和进步的积极动力。中国如此,世界其他地区也是如此。文明交流互鉴的结果不是抹杀文化主体性,而是通过与其他文明“在一起”丰富文化主体性。“做自己”是“在一起”的前提,全人类共同价值是“在一起”的依据,文明交流互鉴则是“在一起”的途径。“做自己”和“在一起”,美美与共,造就一个丰富多彩的大同世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如果说“第二个结合”回答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问题,确立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总纲领,确立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之体,那么,文化布局上的部署要求就明确了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是习近平文化思想之用。用以体立,体以用显。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新时代的中国必将进入文化繁荣的新阶段。
(作者:王 博,系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本文原载于2023年12月13日《光明日报》第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