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 » 大师风范

知远毅行,给力人生——记余同希教授

2022-05-30

导读

2015年,由钱伟长先生主编,科学出版社曾推出《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一书。我们当时受该书力学卷主编郑哲敏先生邀请,为该书撰写了关于余同希教授的章目。欣逢余同希教授八十岁寿辰,我们决定更新并重发此文,将余教授的个人经历、科学研究和人才培育三部分内容与读者分享。

周青 李世莺

2021年12月

余同希教授

经历

1941年12月末,在四川江安的一个普通民居里,一个婴儿呱呱坠地,余上沅、陈衡粹夫妇迎来了他们的第四个儿子——余同希。父亲余上沅是湖北沙市人,而母亲陈衡粹生于江苏常州,他俩似乎与当时交通不便、生活艰苦又落后闭塞的江安县没有渊源,为何余同希会出生在这里呢?原来,由余上沅担任创校校长的国立戏剧专科学校,为了躲避日本侵略军的战火,继续为中国戏剧培养和储备人才,1937年自南京内迁,经长沙而重庆,最后辗转到了江安。余上沅先生一生醉心戏剧,1920年代初曾先后在美国卡内基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戏剧。回国后,他除了在大学任教之外,还创建北平小剧院,参与开办新月书店,以及担任梅兰芳的访苏顾问等。国立戏剧专科学校是中国第一所话剧高等学校,余上沅任该校校长达14年之久,其间培养了许多出色的戏剧及电影人才。陈衡粹出身于书香世家,是湖南诗人陈季略和江苏武进画家庄耀孚的第四个女儿,也是北京女师大最早的学生之一。家学渊源的文化熏陶,培养了余同希的文化素养;颠沛流离的战乱生活,令他从小就已经感染到逆境自强、奋斗不息的精神。

余同希和他的父亲,1963年

余同希四岁半便在南京入读小学,一直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在上海复兴中学读高中时曾获上海市中学生数学竞赛第五名;16岁考上了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成为班上年纪最小的学生。在20世纪50-60年代的中国,力学是非常热门的学科,那时中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刚刚起步,而这些领域都跟力学密切相关,所以当时很多优秀学生都选择力学专业。在人才济济的北京大学,凭着坚韧刻苦的意志和力求上进的人生追求,余同希在六年制的本科学习中名列前茅,196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后继续在北京大学师从王仁先生修读研究生课程。

那个年代能够读研究生的人非常少,北大数学力学系他所在的年级只有9名研究生。其后,他被分配到四川泸州长江挖掘机厂的结构车间当剪钣工。他努力做好每一件委派的工作,认真学习机械领域的各种知识,体验生产第一线对科学技术的实际需求。从那时起,他已经立志要将自己所学的力学理论知识应用到机械工程实践中去。

就这样,余同希在机械工业部门工作了10年。先当工人,后调任设计科技术员,参加新型挖掘机的设计和测试。后来他被调到天津工程机械研究所,升任为工程师,从事机械设计。在中国开启国门向外派遣留学生时,他在机械工业部主办的出国留学资格考试中拔得头筹。1980年1月他作为中国公派的访问学者到英国进行原计划为期两年的访问研究,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后最早派遣的留学生之一。

余同希的研究生导师、著名的固体力学大师王仁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将他推荐到英国剑桥大学,投师于英国皇家学会院士W. Johnson教授门下。在机械工程和力学界享誉国际的W. Johnson教授并没有因为这位中国学者脱离力学多年而放慢节奏,他给余同希提出一个又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余同希也不甘示弱,总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就作出解答或摸索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他格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深造机会,回忆这段往事,他说:当时只想把失去的时间补回来,所以每天从早到晚都思考着问题,连走路和睡觉都在冥思苦想,的确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

余同希在剑桥大学,1981年

余同希与W. Johnson教授的合作极富成果,第一年就写出了8篇文章。原已办理了退休手续的W. Johnson教授破例收他为关门弟子,并帮助他获得英国的民间资助以解决博士生学习期间的生活费。余同希只用了不到两年半的时间就取得了剑桥大学的博士学位,这在剑桥大学的历史上也十分罕见。作为新中国建国以来在剑桥大学取得博士学位的中国大陆第一人,他的求学精神和科研才能给剑桥大学工程系的同仁留下了深刻印象。1995年,余同希获得剑桥大学颁授 “科学博士”(Doctor of Science)荣衔。拿到这个荣誉学位不是靠撰写论文,而是需要取得博士学位十年以上,在相关领域有重大建树和显著成就。余同希是最早获此荣誉的中国大陆学者。

剑桥大学授予余同希Doctor of Science荣衔,1995年

为了能向著名的冲击动力学专家P.S. Symonds教授近距离求教,余同希于1983年末前往美国布朗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虽然时间不长,但他们共同发现了梁的动力响应中的反直观现象,并作出了理论诠释,在国际上引起很大的反响。对于这段经历,余同希自己评论说:“凡是成功的教授总有不同常人的研究思路,必须抓住机会去向名师学习。”

1984年3月,完成博士后研究的余同希,回到了他阔别16年的母校,成为北京大学当时最年轻的教授。在北大力学系工作的7年中,余同希潜心于塑性力学和冲击动力学的教学和研究,并担任固体力学的学科带头人。他不但建立了自己的研究组和讨论班,还在中国力学学会创建了塑性力学专业组和冲击动力学专业组,推动国内的相关研究。

由于在塑性力学和冲击动力学领域中的国际声望,1991年余同希获邀前往英国曼彻斯特理工大学(UMIST)任教,他也希望利用这个机会对西方著名大学的科研前沿和教学体制进行深入了解,以获得直接经验。他的主要合作者,UMIST的S.R. Reid教授为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是世界著名的塑性力学和冲击动力学专家。他们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获得丰硕成果。

那段时间余同希虽然身在海外,但时刻关心着祖国力学事业的发展。他利用假期回国合作指导学生,筹集经费邀请国内学者到英国进行访问研究。他也是 “旅英中国力学学会”的发起人和主要组织者。与此同时,他一直关注着更好地报效祖国的机会。当时刚成立不久的香港科技大学吸引了他的注意,这所年轻的大学跳出传统的束缚,创校起点高,来自世界各地的学术精英们在国际前沿的研究领域中锐意进取、奋发图强。经过短暂互动,余同希在1995年4月加入了香港科技大学。

余同希夫妇与王仁先生夫妇在日本宫岛,1996年

余同希扎实的理论基础、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创新的思维方式很快获得了香港科大同仁的认可和赞许,除被聘任为首批讲座教授外, 先后担任工学院副院长、机械工程学系系主任,2006年后又担任学校的协理副校长、霍英东研究院创院院长等多项学术行政职务。他全力以赴地推动香港科大在广州南沙建立研究和教育基地,为促进香港与珠三角深度合作尽心尽力。2012年,他成为广州市南沙区颁发的“突出贡献人才”特等奖的唯一获得者。

即使在2010年退休之后,余同希仍然与国内、国外多所大学开展合作研究,以及培养研究生,并陆续担任香港科技大学的校长、副校长的资深顾问,工学院代理院长等,为学校的学术行政管理作出多方面的贡献。2021年,香港科技大学授予余同希“大学荣誉院士” (University Honorary Fellow),表彰他对学校长期的卓越贡献。

学术成就

自1980年,余同希在英国剑桥大学、北京大学、英国曼彻斯特理工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从事工程塑性力学、冲击动力学和结构与材料的能量吸收等不同领域的研究,撰写了3部专著(均有中文及英文版本)和4部教材,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20篇,到2021年为止总引用超过13800次(Google Scholar);发表书籍中的专章20篇、国际学术会议论文 250篇(其中约30篇为大会邀请报告或主旨报告)。此外,还编辑了10种书籍或特刊,获得了8项国际专利。主要成就与贡献如下:

(一)工程塑性力学

余同希先后师从塑性力学大师王仁教授和W. Johnson教授,结合他本人在机械工业部门工作的实际经验,以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独特的研究视角,对工程塑性力学在板条、薄板和薄壁构件的弹塑性弯曲大变形研究中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1. 从梁和板在纯弯曲、横向弯曲、同时承受拉伸和弯曲、在模具中受压弯曲等各种条件下的力学分析出发,深入探讨了在工程中十分重要的“回弹”(springback)的机理,在国际上较早地系统提出了回弹预报的解析公式。随着汽车轻量化技术的发展,高强度薄板应用越来越广泛,回弹的预报和控制已显得愈益重要。
  2. 针对冲压、深拉延等板料成形过程中严重影响产品质量的板料皱曲(wrinkling)现象,余同希首创用能量法建立皱曲准则。其后又同章亮炽一起采用分叉理论进一步研究了板在弹塑性弯曲大变形过程中发生皱曲的判据,并应用动力松弛法建立了对于板的弹塑性皱曲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数值预报方法。
  3. 关于柔性杆的弹性大变形,Elastica(弹性线)是由欧拉等人建立的一个完美的经典理论。余同希则进一步研究了柔性杆的弹塑性大变形的控制方程,并且发现在塑性区可以求得封闭形式的解析解,命名为Plastica。此理论已应用于金属板条成形。
  4. 研究了薄壁圆管和典型薄壁杆件(如L形截面的型材)在弹塑性弯曲大变形下的截面畸变、中性面的迁移,及其对弯曲承载能力的影响。

工程塑性力学的权威学者W. Johnson教授于1986年6月访问北京时,在中国科学院力学所成立30周年的大会报告中说,国际上极需关于弹塑性弯曲问题的专著,而余同希教授很适合这一任务,因为“他对塑性弯曲所作出的有用的研究成果可能比自塑性力学诞生以来的任何人都要多”。在W. Johnson教授的鼓励下,余同希与章亮炽合著,撰写了世界上以塑性弯曲为主题的唯一专著,其中总结了他们在这一领域逾40篇论文的成果。

此外,余同希编著的塑性力学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广受教师和研究生的欢迎,在国内有着广泛的影响。该教材的第二版 “工程塑性力学”(与薛璞合作)于2010年面世,英文版也即将由Elsevier出版。

与W. Johnson教授(左一)夫妇和 S.R. Reid教授(右一)夫妇,1995年

(二)结构冲击动力学

在汽车、交通、建筑、桥梁、船舶、海洋、能源、航空、航天、国防等领域中许多工程课题都要求分析和预报结构在冲击、爆炸等强动载荷下的动力行为,如动力响应过程、最大变形、破坏模式等。余同希对结构冲击动力学的理论模型作出了一系列创造性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理论方法,并通过典型实验和数值计算对新的模型和方法加以验证。

余同希的著作

  1. 余同希在1984年初最早发现,对于受横向脉冲冲击作用的两端不可移的理想弹塑性直梁,当冲量落入某一小范围内时,梁的最终变形会与脉冲作用的方向相反。他继而和美国著名学者P.S. Symonds教授一起,采用一个Shanley型的简单模型,成功地阐明了梁的弹塑性动力响应中的这类反直观行为的根源和机理。他们开创性的论文受到国际冲击动力学学者的极大重视,被引用180多次,从非线性动力系统的理论高度引导了对结构动力响应反常行为的大量研究。他和徐昱还采用双层弹簧模型继续研究了这一课题。
  2. 余同希同华云龙、王彬、杨嘉陵等先后合作,对非等直构件(曲梁、折梁、变截面梁)和含缺陷的梁的塑性动力行为,提出了“广义塑性铰”和“双铰模式”的概念及相应的求解方法,对一系列问题获得了包含瞬态响应的完全解。这些模型和解法在与核电站安全密切相关的管道甩动问题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3. 基于弯矩和膜力对变形能的各自贡献的分析,余同希对结构的大变形动力响应开创性地提出了 “膜力因子法”;他同陈发良等运用该方法成功地求解了梁和板在不同边条件、不同载荷下的大变形动力响应,方法简便易行,理论预报结果同实验符合良好。这一方法也被其他研究者成功地应用到夹层板等结构的塑性大变形分析上。
  4. 对梁在冲击下的动力行为,余同希精益求精地对有关理论模型提出改进,以求这些模型有更大的适用性。例如,通过两种新模型(系列质点-角弹簧模型和王晓东完成的根部弹簧模型)清晰阐明了弹性效应对梁的动力响应历史和能量耗散分布的影响。他建立了刚塑性地基上的梁遭受刚体撞击的理论模型(陈小伟参与了后继工作),并同圆柱壳受撞击的动力行为相比拟。他同杨嘉陵等人对自由梁的动力行为的细致分析,可用于预测飞行器受到导弹截击或空中爆炸时的响应。基于上述1至4项的研究成果,余同希与杨嘉陵等人于2001年共同获得了中国高校科学技术一等奖。余同希在这些专题上的部分重要成果也已总结在他同剑桥大学W.J. Stronge教授合作的专著,以及他与邱信明合著的研究生教材“冲击动力学”(有英文版)中。
  5. 针对核电站管道动力大变形中由于截面扁化和畸变引起的结构软化行为,余同希同英国著名学者S.R. Reid教授以及杨嘉陵一起,系统地提出了分析软化梁动力行为的理论模型和计算方法。由于材料或结构的软化行为通常会引起求解的不稳定性,他们提出的动力模型和算法具有开创意义和实用价值。
  6. 对受到广泛重视的所谓“Ⅱ型结构”(其载荷-变形曲线呈现高峰值后迅速下降的一类结构),余同希先后同张铁光、苏先樾合作,采用拉格朗日二类方程及弹塑性分析方法揭示了这类结构在冲击载荷下所呈现的 “速度敏感性” 的力学机理。
  7. 余同希先后同S.R. Reid、杨嘉陵、阮海辉等合作,在世界上率先研究了两个可变形结构相互碰撞的分析方法及能量耗散分配规律,建立了撞击区的局部力学模型,讨论了模态法和其他近似方法的适用性。近年来,又同鲍荣浩、周风华、黄志龙等分别合作,研究了运动的结构物(如梁、圆环、薄壁球等)对固壁的撞击,对这类问题的动态变形模式、撞击时长、恢复系数等得出许多新颖的结果。
  8. 余同希运用结构冲击动力学的理论对安全防护结构进行了具有工程实际价值的研究;例如,将软化梁的动力分析方法应用于核电站中管道甩动的灾害预测和管道限制器的设计,已被英国核电部门采用;又如,将“两个可变形结构相互碰撞”的理论模型应用到汽车与公路防护栏的碰撞分析,提出防护栏设计的合理参数。
  9. 余同希与周春燕等通过自行设计的实验研究了手机等典型便携式电子装置坠落时的动力响应过程,包括坠落姿态对撞击力脉冲的影响及印刷电路板上的动态应变等;又通过一系列理论模型,分析了导致电子装置可能失效的全过程。
  10. 余同希和赵亚溥、朱凌一起率先揭示了脉冲加载下梁和板的动力响应中出现的饱和现象,准确地定义了饱和冲量、饱和挠度和饱和时间。近年来又同武汉理工大学朱凌研究组深度合作,系统地研究了多种形状脉冲的饱和条件,进而将饱和分析与膜力因子法结合起来,获得更精准的动态大变形解;同时给出了可用于结构设计的、脉冲加载下板的饱和参量的简易公式。

(三)结构和材料的能量吸收

由于运行中经常可能发生冲击碰撞事故,在设计运载工具的结构时,必须考虑它们在冲击下的变形与破坏,因而需要研究这些结构的“耐撞性”(crashworthiness)以及总体能量吸收能力。对于抵御冲击爆炸的工程防护结构或装置,能量吸收能力也是最主要的考量。因此,近三、四十年来,“结构和材料的能量吸收”已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新的分支学科。余同希是国际上该学科研究的领跑者之一,同时也是国内这一分支学科的最早倡导者。1986年他在《力学进展》上发表长文,首次向国内力学界介绍了国际上对能量吸收结构的研究动态,引领了其他学者大量的后续研究。这篇文章在2021年被《力学进展》评选为创刊50年来所发表的15篇优秀论文之一,被授予“影响力提升优秀贡献奖”。2003年,卢国兴与余同希合作撰写出版了该领域世界上第一部英文专著,至今已被引1200多次;在两次中文版(2006, 2019)中又对内容有所更新(2019年版增加张雄为第三作者)。书中包含了余同希在这一领域近百篇论文的相关内容,其中开创性成果归纳如下:

  1. 余同希与陶肖明(香港理工大学纺织系讲座教授)、薛璞一起研究和开发了基于纺织复合材料的新型多胞材料,经过改进工艺和优化设计,使该材料具有重量轻、能量吸收能力优异的特点,已取得多项国际专利,并获国际工业织物协会2002年度优异奖。与此相关,还与陶肖明、朱波等共同研究了编织复合材料的可成形性。
  2. 吸取纽约世贸大楼在911恐怖袭击中坍塌的教训,从能量吸收的角度,与周青共同研究了高楼在自重下坍塌的力学机理,以及在高层建筑中加装能量吸收构件以阻止坍塌的可行性。
  3. 同高子阳等一起系统研究了多种一维胞元串列的静、动态性能,包括一维圆环串列、由II型单元组成的一维串列等,揭示了动态变形的传播过程以及变形局部化对胞元构型和加载速度的依赖关系。
  4. 余同希同高子阳、D. Karagiozova一起研究了由空心金属微球(Metal Hollow Spheres, MHS)制成的新型多胞材料的准静态和冲击力学行为。从动态实验、数值模拟到理论模型分析,证实了其性能稳定,经材料设计达到所要求的承载能力和能量吸收能力。与MHS材料的变形机理相关联,以乒乓球为实验试件开展了对薄壁球及其组合的准静态和冲击力学行为的研究,揭示了薄壁球壳的局部压入机理和相互作用过程。
  5. 对二维多胞材料的面内大变形行为和能量吸收机制进行了全面研究,如:通过数值模拟揭示蜂窝材料在快速加载下动态变形模式随加载速度的演化(与卢国兴及其博士生阮冬等合作,被引420多次),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揭示圆胞蜂窝材料双向受压时变形局部化的形成和变形模式的演化(与胡玲玲、D. Karagiozova等合作),对多种构型的平面格栅材料的变形模式和平台应力作出的理论分析(与邱信明等合作)。同胡玲玲合作分析了六角形蜂窝动态压溃时微结构周期运动的全过程,揭示了蜂窝材料动态增强的机理,该论文已被引用180多次。
  6. 对于方管在轴压下发生的劈裂(split)加卷曲的大变形模式,1983年余同希同剑桥大学W.J. Stronge教授一起作出了开创性工作,后来卢国兴教授及其博士生黄晓东也与余同希合作,对方管和圆管发生劈裂及卷曲时的能量吸收机理开展了深入研究。
  7. 作为能量吸收材料直接工程应用的实例,受香港劳工处和职业安全局委托,开展了对建筑工地安全帽防护性能的评估,包括冲击失效和材料老化的研究、典型严重事故分析等,对职业安全防护提出了一系列技术建议。
  8. 为发展高性能的能量吸收材料,余同希与高平(香港科大化工系教授)、阮诗伦共同研究和开发了碳纳米管增强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新型纳米复合材料,达到优异的强度和韧性,可望在防弹衣、超强缆绳等方面有重大应用。此项成果吸引了国际大公司进行合作研发, 并已获得专利。在此专题上发表的两篇学术论文已被引用近800次。
  9. 已有的能量吸收装置基本上都属于被动式的,只适合沿一定方向受载,能量吸收特性也不能随外来冲击而变化。余同希和张晓伟等对自适应的能量吸收装置作了开创性的探索,并取得了很好的进展:在方管和圆管加装屈曲触发器;在圆管内充气压以改变屈曲模态和提高吸能能力;运用电流变液快速改变抗冲击力和能量吸收特性。余同希参与了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杨嘉陵教授主持),同虞吉林、杨黎明等合作,把能量吸收机理的研究和自适应装置的研发又推进了一大步。
  10. 2008年,余同希与王礼立、杨黎明等发起了“动态能量吸收国际研讨会”,已举行了6届,影响深远。这个会议引领和凝聚了国内这一领域的研究力量,加速了年轻研究人员的成长。目前,中国学者在材料和能量吸收领域的研究已经领先全球。

余同希在意大利科莫湖,2016年

除以上三个领域之外,余同希还涉足微纳系统力学行为的研究领域。从1999年起余同希积极组织和参加了对微机电系统(MEMS)及纳米材料的研究工作,创建了香港科技大学集成微系统研究所,以及香港科大与中科院力学研究所的微系统联合实验室;同中科院力学所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赵亚溥教授领导的研究组合作进行了MEMS关键构件的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特别是对微器件中典型薄膜的微纳米摩擦力学性质进行了探索,共同发表20多篇论文。

培育英才 回馈社会

基于自己的教育背景和特有的人生经历,余同希坚持走了一条力学理论同实际工程问题相结合的道路。他认为,力学的精髓在于将实际问题加以简化,提炼成力学模型,结合实验和数值模拟的手段,抽丝剥茧地找寻研究对象的最主要的控制因素,进而揭示出这些控制参数的变化在研究对象中所产生的各种性态、模式和规律,再返回指导实践。基于这种治学理念,他的研究风格是:从纷杂的现象和繁多的数据中抓住问题的力学本质,经过分辨主次和无量纲化等手段,大刀阔斧地简化、建立模型,清晰地把目标定位于寻求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同他一起工作过的同事和学生都一致认同,建立力学模型的经验和功力是余同希做科研的最大亮点。

在研究选题上,他的研究理念是:好的研究课题应该是有趣(能激发研究者探索科学问题的好奇心)而又有用的(在生活或工程实际中能够应用)。他告诫年轻人不要盲目地一窝蜂去追“热点”,而应该独立思考、大胆创新、另辟蹊径,到有趣又有用的领域去开拓新天地。回观余同希几十年的研究足迹,的确也是一个不断探索新领域、揭示新现象、创建新方法的历程,并因而在一连串的新领域里留下了他深深的脚印。

余同希同访问学者、博士生在香港郊野公园远足,2004年

“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不亦乐乎!” 作为大学教授,余同希孜孜不倦向学生传授前沿的科学知识,他的精彩授课在学生中口耳相传,编写的教材成为广受学生欢迎的经典教材。在授课之外,他禅精竭虑地培养硕士生和博士生。无论他在哪个大学工作,他都十分重视建立一个良好的团队文化,特别是着力开好组会,这不但可以让研究生们汇报研究进展、锻炼口头表达,还可以对学生在课题研究中遇到的困难作现场指导,使每个学生都从中学到东西。他从不单纯催促学生交出课题所要的结果,而是在科研方法上循循善诱,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逐渐学会怎样去做科研。他也很关心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常同学生讨论他们的人生规划。他说,“我很庆幸我选择了大学教授这个职业,不但可以有很大的学术自由,还可以经常同年轻人接触,令自己保持学术和思想上的活力。”他以种地来比拟研究工作与培养人才的关系,他说,如果你自己种上一小块地,打出些粮食(写书、写论文),当然有所贡献;但是要是能把粮食变成种子(研究生和博士生)撒到广阔的田野上去,那就能够打出更多的粮食,贡献也就更大了。他在各个大学独立培养和联合培养的博士和研究型硕士约有40人。他培养的许多学生活跃于世界各地,很多人成为相关学科的佼佼者和带头人。

余同希与学生在广州南沙聚会,2011年

余同希多年来积极开展国内和国际的学术联系和科研合作,建立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网络;他特别重视跨学科的合作,参与多项交叉和边缘学科的课题研究。他先后受聘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科院力学所、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湖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曼彻斯特大学、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等院校的顾问教授或杰出访问教授;以及宁波大学和浙江大学的包玉刚讲座教授。他在香港科大期间,同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的学者都开展过合作研究,先后邀请了30多位国内外的访问学者来港共同工作,也与校内外的同行合作申请课题。退休以后,他花费更多精力同内地学校合作,对祖国科研和教育作出自己的贡献。在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中,他尊重前辈,诚待同辈,爱护后辈。由于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与余同希合作过的学者总是十分愉快,而且合作成果卓著。

余同希在国际学术界享有很高的知名度,曾主持和组织多次国际学术会议;他是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英国机械工程师学会和香港工程师学会的会士(Fellow)及剑桥大学丘吉尔学院海外院士;历任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香港力学学会理事长,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IUTAM)理事会理事(代表香港)。他亦长期担负国际机械工程学报(Int. J. Mech. Sci.)和国际冲击工程学报(Int. J. Impact Eng.)两个著名国际学术刊物的核心编辑工作;被选为国际冲击工程联合会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Impact Engineering) 仅有的5位荣誉会士之一。

谈到藉以鼓励自己坚持前行的人生座右铭,余同希有一番见解:“一个人一生在世大概也就三万天,所以应该珍惜每一天,不论经历的是顺境还是逆境,总应该做一些对这个世界有用的事情。我不太赞成那种闲散、玩乐的处世作风,人生总应该给社会留一点东西。”他这样说了,也这样做了。他热爱自己选择的教师职业和力学专业,对于成败和名利都能淡定地面对。在退休以后,他把教育和研究从职业要求转变成兴趣爱好,继续写书、著文、作讲座,热心培养年轻人,生活仍然过得十分充实。也正是这种积极的人生观,使余同希教授在曲折起伏的人生历程中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知远毅行,成为一位成就卓越、享誉国际的力学家和教育家。

余同希在葡萄牙波尔图,2019年

 

点击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