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 » 大师风范

多面章士钊

2016-06-28

章士钊(行严)于1973年以92岁高龄逝世,一生跨越19、20世纪,涉足政、学两界,是一位多变而有争议的人物。

人生不同阶段的章士钊

人生不同阶段的章士钊

政治上主张调和反对暴力

1881年,章士钊出生于湖南长沙。幼年受教于家兄主持的塾馆。两度考秀才不中,18岁起做塾师数年。20岁,在武昌两湖书院与黄兴相识。21岁,入南京陆师学堂、上海爱国学社学习。22岁入《苏报》任主编,后又与张继、陈独秀等创办《国民日报》。

1913至1934年,章士钊先后任北京明德大学及北京农业大学校长、北京大学教授兼图书馆馆长、东北大学教授、上海法学院院长。

在政治思想领域,章氏一向提倡“调和论”,主进化,反激进,不主张进行阶级斗争。不主张使用暴力。章氏对孙中山有偏见,认为革命党有“好同恶异”之弊,“全力以强人同己,使天下人才尽出己党而后快”。

五四爱国运动发生后,章在思想文化上主张复古。1920年秋,孙中山迫岑春煊下台,章亦被开除非常国会议员资格。1924年,段祺瑞上台,邀章赴京。段委章任司法总长兼教育总长,章欣然受命,步入北洋军阀集团。北京学生举行“五七”国耻纪念集会,章令警察禁止,学生愤而捣毁章宅。

胡适与章士钊合影

胡适与章士钊合影

 

1928年,国民革命军占领京津,章氏被通缉,遂出国赴欧。两年后,受张学良之聘,赴沈阳任东北大学教授。东大教授月薪三百元,独章月酬八百元,足见少帅待章之厚。“九·一八”事变后,章到上海,与“海上闻人”杜月笙结为至交。

共产党人的铁杆朋友

章士钊与共产党人的关系,也非同一般。章氏早年与陈独秀轮流主持《国民日报》编务,共同呼吁中国国民起来争取人权,做有身份之国民而不做奴隶,出路在于拿起武器打倒专制,向西方学习。1917年,应陈独秀之邀,章氏到北京大学任教,讲授逻辑学。当时的北大学生冯友兰、范文澜、陈钟凡都选修此课。章又兼北大图书馆馆长,翌年推荐李大钊任北大图书馆馆长。

章与李当时在北京共编《甲寅》,李兼做章家塾师,两家相处甚好。章又荐杨昌济来北大任教。章、杨原先在日本、英国共同研习学术,又是同乡。杨是杨开慧之父。后来因杨的关系,毛泽东也到北大图书馆做事。1919年6月,陈独秀在北京南城新世界游乐园撒传单被捕,章立即写信给北京政府代总理龚心湛,要求释放。1922年,章由法国赴德国。此时周恩来等在欧洲创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周请章将一部印刷机由法运德,章妥为办理。

陈独秀创建中国共产党后,章、陈政见不合,各行其是,但彼此关心,书诗往来,私谊长存。1932年,陈独秀被捕,章氏多次出庭为陈辩护,时人称“有古义士之风”。1939年夏,章氏邀困居四川江津鹤山坪乡下的陈独秀到重庆同住,陈未应。

章士钊与毛泽东的关系,尤其引人注目。1920年,赴法勤工俭学运动形成高潮,毛泽东、蔡和森持杨昌济手书到上海拜见章氏,请其资助湖南青年赴法留学。章氏手中恰有湖南军阀赵恒惕赠款,立即以两万元付毛、蔡。毛以一部资助学生赴法,一部携归湖南充作革命经费。

1945年,毛泽东到重庆与蒋介石会谈,章氏见毛。毛征求章对形势看法。章认为蒋介石无和平诚意,渝州非久留之地,在手上书“走”字,耳语“三十六计,走为上策”。1949年,李宗仁出任代总统,与中共“和平谈判”。章氏两次被李任为会谈代表,到北京参加谈判。谈判破裂后,即留京。遵毛泽东嘱,策动程潜、陈明仁在湖南起义。又策动杜月笙来归,未成。

1963年毛泽东与章士钊的合影

1963年毛泽东与章士钊的合影

 

建国初期章以饱满热情亲苏,学习俄语。历任全国政协委员、人大代表、政务院法制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史馆馆长。1955、1958、1960年,章氏三次奉命赴香港,与台湾方面联络,会商两岸统一大计,均未成功。1957年中共整风,章谏言中有语“物必自腐而后虫生”,被责令检讨,章函毛泽东,始得解脱。毛又为章澄清“三·一八”惨案中无直接责任,使章处境好转。三年困难时期,全民困窘,章亦不免。毛对章说,1920年你捐助两万元巨款,今天用我的稿费奉还。1961至1971年,十年间,每年正月初二,毛送两千元到章家。1973年又续送。毛以“还钱还利”为词为章解困,否则章不会收。1963年,毛泽东70岁寿辰,请章士钊、程潜、叶恭绰、王季范四老赴中南海家宴,并请各携一子女同来。毛由此识章氏养女章含之,并邀其教授英文,后调外交部任职。

“文革”劫难中仍不忘调和

“文革”开头几个月,章士钊生活未受影响。1966年8月毛泽东号召破“四旧”,千百万红卫兵杀向社会。8月29日,一群北京大学红卫兵闯入章宅,批斗、抄家两个小时。当日,章写信向毛泽东报告挨斗情形。9月1日,毛回信称:

行严先生:来信收到,甚为系念,已请总理予以布置,勿念为盼。顺祝健康。
毛泽东 九月一日

同日,周恩来指示三〇一医院接受章士钊及程潜、傅作义、蔡廷锴、李宗仁住院保护。三个月后,形势稍缓,章回家居住,读书写字,闲适度日。然而好景不长。1967年春,街头出现反击“二月逆流”和“打倒刘少奇”大字报,又引起章氏不安。他认为,“文革”如此闹下去,国家要完了。3月初,章氏致函毛泽东。章在信中说,假若刘少奇有错误,望毛、刘能赤诚相待,好好谈谈,刘可检讨,但切不可打倒,等等。3月10日,毛回信云:

行严先生:惠书敬悉。为大局计,彼此同心。个别人情况复杂,一时尚难肯定,尊计似宜缓行。敬问安吉!
毛泽东 三月十日

章致毛函同时,还写信给刘少奇,劝刘少奇认错,内中写道:

今外间之所启齿于公者,姑不论是非虚实如何,而公应执持百鸟不噪空窝之确信,取法廉颇向蔺相如肉袒负荆之诚意,亲诣润公之门,长跽谢罪,举一切谰言毁语自矢。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而后在润公统一指挥之下,共同施行无产阶级革命路线……钊敢信,润公乐于公之有此一举。

然而,事态的发展证明,章士钊确实太天真了。当毛泽东派人送来刘少奇的“罪状”材料给章看时,章才醒悟地说,我老了,我的意见已无用,我只是为国家担心啊。从此,章专心整理《柳文指要》。书成,康生挑剔书中毛病,不拟出版,赖毛泽东全力支持,该书终得刊行。当时,有关古代文化学术著作只有少数准予出版。其中一部是郭沫若抑杜扬李的《李白和杜甫》,一部即章氏的《柳文指要》。“文革”期间,稿费废除,周恩来只好以酬谢作者辛劳为名,送一万元给章。

学术成果问世后,年过90的章士钊又想到多年努力于两岸和平统一事业,尚未完成。1972年,他通过女儿章含之向周恩来请求再赴香港,促进统一事业。经毛泽东批准,章于1973年5月23日乘专机抵达香港。《明报》报道称,章氏此行,乃为国共和谈,台湾方面将由张群出面。可见,章此行影响之大。然而,天有不测风云,章氏抵港第二天即病倒,7月1日与世长辞。弥留之际,写下最后的话是:赶快报告总理,接我回去,我要回北京。

【登载于1847期《作家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