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 » 人物访谈

开讲2023年《开学第一课》的北大人

2023-09-06

编者按

2023年9月1日,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主办的大型公益节目2023年《开学第一课》如约与全国青少年观众见面。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邀请“八一勋章”获得者、二十大代表、时代楷模、航天员、科学家、文化学者、一线劳动者代表,用富有感召力和影响力的人生经历和奋斗足迹传播知识,传授美德,培育学生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广大青少年立体感受广阔的社会现实和伟大的时代进程,传递出清晰的价值导向:“强国复兴有我”。参与授课的开讲嘉宾中,有多位北大人的身影。

今天,让我们重温这堂国家级思政课,一起跟随北大人的讲述,在“行走的课堂”中读懂中国历史、感知中华文明。

 

《儒藏(zàng)》背后的守护故事

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博作为《儒藏》工程项目负责人、首席专家和《儒藏》中心主任,为同学们讲述世代流传的典籍背后的守护故事,并回顾《儒藏》编纂人汤一介先生皓首穷经汇聚《儒藏》的过程,让同学们更能感受到薪火相传的历史自觉与文化自信。

“儒藏”的“藏”念zàng还是cáng?在节目中,王博向同学们介绍,《儒藏》是儒家经典的总汇,也是收藏儒家文献的宝藏,因此念zàng。目前,《儒藏》“精华编”有2亿字,282册,510种,若要将其全部做完,全本大约10亿字。

他讲述了典籍背后的守护故事,北京大学哲学系资深教授、《儒藏》工程首席专家、总编纂汤一介先生,在开始做这项工作的时候,已是76岁高龄,并查出患上了肝硬化。当时有人问他为什么要编《儒藏》,老人家说了8个字:“事不避难,义不逃责。”

2014年,近2亿字的《儒藏》“精华编”发布会,留下了汤一介生前最后一次公开讲话的影像。他说:“只要活着一天,就愿意为这个工程尽力。”短短73天后,汤一介离世,享年87岁。一位耄耋老人,用实际行动践行着铁肩担道义,践行着儒家最看重的仁德。

汤一介先生皓首穷经汇聚《儒藏》的守护故事,彰显了以“仁”为核心的优秀文化传统,让同学们在真切可感的形式下,一览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魅力和价值,感受历代知识分子的民族担当与职责。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在节目中,王博提道,我们今天要建设新文化,需要贯通旧邦与新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儒藏》工程的目的就是保存、传承、转化和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儒藏》一方面是传之万世的学术成果,另一方面也是时代精神的文化象征。在新学期开学之际,王博以奋斗者的第一视角,鼓舞了广大青少年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送出了殷切期许和美好祝愿:“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使命和责任。传承中华文明和智慧这团真火,是汤一介先生那代人和我们这代人的使命和责任。你们以后也要继续传承中华文明和人类智慧,开创美好的未来。”

百万年前的郧县人“自助餐”里都有啥?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考古学系1985届本科校友高星通过最新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讲述人类起源、演化历史,追溯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引导青少年更好地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坚定文化自信。

在今年3月揭晓的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居于首位的湖北十堰学堂梁子遗址,发现了第三具郧县人的头骨化石,距今有100万年左右。百万年前的人类,是否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答案可能出乎你的意料。

考古发现,郧县人不仅捕获马、鹿、貘、野猪、犀牛、大象等哺乳动物作为肉食来源,也吃植物果实、根茎和叶子等。丰盛的食谱,让郧县人吃出了自助餐的架势,也让他们发育出粗硕的牙床和强劲的咬肌,长成敦敦实实的“大方脸”。

目前,考古学家正在通过C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尝试恢复他们的相貌,通过对牙结石的分析精确复原他们的食谱。未来,郧县人会将百万年前他们生存繁衍的故事娓娓道来.....

“双遗产”国家公园擦亮“世界生物之窗”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1988级博士校友乔清举在福建省武夷山国家公园向同学们讲述爱护自然的重要意义。

作为我国唯一一个被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的国家公园,武夷山国家公园拥有众多历史文化遗存。宋代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朱熹在武夷山著书授业长达半个世纪,他开创的理学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这里,“一溪贯群山,两岸列仙岫”的自然美景,与古闽族文化、闽越文化、朱子文化、茶文化等人文历史交相辉映,成为人文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突出代表。

如何更好地欣赏大自然的美?怎样更好地爱护大自然、守护大自然?乔清举在讲述中,带领大家领略朱子文化的真谛,真正从生态、人文等角度追根寻源,展现中国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成就。

“80后”新农人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在江苏镇江,充满希望的田野上,80后返乡创业“新农人”魏巧正在向同学们讲述她和爱人一起返乡创业的故事,带领大家一起探索农田上的“黑科技”、新变化。

2017年,在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做助理教授的孙振中接到了在中国科学院地理所从事助理研究员的妻子魏巧的电话,妻子希望他能够到镇江种“大田”。

孙振中自2012年起在北京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6年被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聘为助理教授,研究方向一直与农业相关的他,心里其实一直有一个农业梦。于是夫妻二人分别辞去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大学的工作,返乡创业开启种田之旅。

回乡第一年,他们种的田是最差的,除了他们小俩口的1000多亩田,所有农民都把田种完了。“你们可是大学生,种田都种不过我们!”魏巧说:“第一次播种下去有一大半被鸟儿当作食物,第二次播种鸟儿又吃了30%,连续播种了3次。”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对农学夫妇用了6年时间,将论文写在了祖国大地上,最终在家乡两万多亩的农田上,探索出数字化引领的现代农业管理模式。

如今,“臂长”18米的高脚式自走式植保机、一个小时植保100亩地的农业植保无人机、田间小气候仪、土壤复合传感器......在家乡两万多亩的农田上,魏巧、孙振中夫妇成为国内最早一批数字化农田种植的探索者。她说:“农业是被国家需要的、大有可为的事业。”

(点击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