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 » 人物访谈

从北大走向阿勒泰:去亲历,去书写,去治愈

2024-07-28

她是《我的阿勒泰》编剧

用笔尖书写动人心弦的温情故事

用镜头定格令人神往的自然风光

阿勒泰草原的广袤壮美

哈萨克人民的松弛豁达

治愈了无数在现代生活中奔波的疲惫灵魂

 

她也是一名记者

长期坚持在新闻一线

两次捧起中国新闻奖

记录时代变迁,讲好中国故事

 

她是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2007级硕士校友彭奕宁

追赶时代的脚步

定格民族发展的瞬间

 

去阿勒泰

奔赴盛大的哈萨克舞会

“我从未在新疆长期生活过,对哈萨克文化也知之甚少。然而,在采风的过程中,我走入当地人的生活,感受着那里的自然景色与民族文化,不断地被感动,被治愈。”

在北疆的辽阔草原上,彭奕宁参与了一场哈萨克婚礼。二十多人围坐在土坯房的矮桌旁:喝酒、唱歌、谈笑。滚烫的奶茶从炉边大壶里无尽倒出,在大家手中传递。天蒙蒙亮时,歌声和琴声清亮如初。

对于彭奕宁来说,这里不仅是《我的阿勒泰》的灵感源泉,更是一场充满惊喜与感动的旅程起点。五年前,滕丛丛(《我的阿勒泰》导演)买下原著版权,邀请她参与改编。身为多年的友人,彭奕宁一边替滕丛丛高兴,同时又隐隐担心着,这样一部优美的经典散文集,需要配上怎样的故事线,才能还原文字间扑面而来的震撼。当她踏上这片雄奇的草原,看到这里的牧人和马群,过往的担忧烟消云散,灵感由此生发。

彭奕宁将这里戏称为“e人的天堂”,因为“哪怕相互不认识,一个字都听不懂,他们也会招待你进家吃饭,喝了一点酒就一起唱起歌来”。碰杯、喝酒、跳舞,当地人的浪漫,尽在不言中。

彭奕宁在牧民的毛毡房中采访

勘景时,一棵高大美丽的“神树”深深吸引了导演和彭奕宁,两人决定由此展开一系列情节。然而,开机前不久,导演突然告知彭奕宁,这棵树被雷劈成了两半。彭奕宁担心着剧本难以展开,直到她来到现场一看,神树被劈开而成的横枝让大树的形状更加优美了,男女主坐在树上谈心的画面变成了剧中一处经典场景。

就这样,无数个来自阿勒泰的瞬间,组成了这部短剧的雏形。有时,导演会惊喜地询问她:“你是怎么想出这个点来的?”彭奕宁往往答道是某次采访见到的细节。多年的记者生涯让她在脑海中形成了巨大的编剧素材库。

入围戛纳电视剧节,成功登上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我的阿勒泰》成功拉近了海内外观众与新疆的距离,更多人爱上阿勒泰开阔辽远的美景、淳朴乐观的哈萨克族人民与文化习俗。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含义也在此刻变得具象化

在戛纳电视剧节揭幕式上彭奕宁(右一)与剧集主创的合影

剧集圆满收官,豆瓣评分8.9,总传播量超86亿次,书写了独树一帜的国剧美学。而阿勒泰,这片位于中国西北边陲的神秘土地,也成了爆款旅游地,短时间内搜索热度持续增长超5倍,乌鲁木齐飞往阿勒泰的航线订座量环比超50%。

在彭奕宁看来“这是偶然,也不是偶然”。无论是广袤的草原还是雄伟的山峦,阿勒泰是如此令人心驰神往。这部剧只是为大众打开了一扇窗,将这里真实的美呈现在更多人眼前。主创团队、视频平台与当地文旅部门联合策划全方位的宣传推广活动,让这片土地真正“出圈”。这也是她所期待的——在快节奏的当下,藉由这部8集的迷你剧,完成一段舒缓、细腻而有深度的讲述,填补观众们内心对“诗和远方”的向往。

 

传递力量

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哼一曲生命赞歌

“《我的阿勒泰》治愈着观众,更深深触动了我。我相信,每个人都能通过这部剧,深刻感受到自然和人的生命力。”

在剧中,张凤侠安抚着女儿:“人不一定要有用”,她也说道,牧场需要休息,人也需要时间去恢复。这是阿勒泰这方水土滋养下最为淳朴的人文风情,彭奕宁将其称为“一种生命力的双向传递”。

她用“松弛”来形容当地人最为日常的状态。一次,剧组人员帮着当地人搭毡房,天公不作美,大雨倾盆而下,却无一人唉声叹气,每个人继续忙碌着手上的活,彭奕宁打趣道“盖好毡房就不淋雨了,衣服湿了一会儿也就干了,床塌了又不是天塌了,天塌了他们还当被盖呢!”这样一种豁达感,深深震撼着彭奕宁,也自然流淌于笔下的剧本。

导演滕丛丛(左)和彭奕宁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牧区勘景

这是一种蓬勃的生命力,在这片草原上,由内而外散发着。那里的山水、森林、河流和峡谷,让彭奕宁对自然和生命产生了深深的敬畏。当地人的善良与可爱,又进一步给予她灵感。文秀追逐文学梦的执着,张凤侠爱情路上跨越的坎坷,巴太面对踏雪死亡时的坚韧……“他们并没有被彻底击溃,而是生长出更为坚硬稳定的内核,一直勇敢往前走着,”彭奕宁感慨,“原来世界上有这么一块纯净之地,有这么一群人,过着这样的生活,无论是自然的挑战,还是生活的跌宕,当地人始终葆有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创作中,她亲历着“精神的反哺”,又将这份“治愈”传递于万千观众

彭奕宁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一养马场采访

在彭奕宁看来,女性创作者的视角能够用更细腻的笔触深入女性的内心,触摸那些隐秘的伤痛和快乐。剧中每个女性角色都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女性的社会角色和内心世界。彭奕宁坦言,在创作李文秀这个角色时,代入的就是她自己。那种一直写一直写,却总也写不出来,甚至不知道写什么的状态,正是曾经的她。彭奕宁赋予李文秀的成长和转变,就是希望每一位女性都能找到人生的方向,找到意义感,然后努力地去追寻。

李文秀 (《我的阿勒泰》剧照)

“作为创作者,如果大家能在这部作品中得到安慰,得到休憩,得到快乐,那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彭奕宁说道。

 

北大是座宝山

在此间自由地汲取与探索

“北大校园是非常漂亮的,有丰富的植被,有漂亮的未名湖,可以说是‘海淀小阿勒泰’。每当我回到学校走一走,就会感受到那种在大自然当中被治愈的感觉。”

2007年,彭奕宁来到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攻读硕士学位。众多考研学子延宕数月的艰苦备考,却成为她恣意读书的畅快时光。当时北大新传不设定考试书目,“考研选择北大,就算考不上,我也可以很自由、很痛快地读几个月的书。”

北大自由包容的精神吸引她迢迢前来,也指引她充分发掘兴趣与志业。作为一名新闻专业的学生,彭奕宁旁听了众多社会学、人类学和小语种的课程——有时只是莫名地走进一间教室,又或是在教室中自习时,忽然上课铃响。跨学科课程资源的碰撞,为她打开一扇扇从不同视角观察世界的窗户,图书馆丰富的馆藏,又为热爱阅读的她筑起一所可供栖居的精神家园。对彭奕宁而言,北大是一座宝山,她扎根于此,不断汲取知识的给养,涵化出阅读、研究的能力与旺盛的好奇心。

彭奕宁接受《北大人》采访

两年短暂,彭奕宁却完成了许多人生中重要的邂逅。她与博学且友善的老师展开学术交流,即使并非自己的导师,甚至不是本院的老师,都耐心地答疑解惑。较小的班级规模、共赴深圳的经历让同班同学建立起紧密连接,在这里她结识了一群人生中特别重要的朋友,毕业十余年仍保持着联系。读研期间,彭奕宁还遇到了自己的先生,如今女儿已到上小学的年纪。

“响必应之与同声,道固从至于同类”。相识于微末,相伴于经年的燕园草木、书卷、恩师、挚友与爱人,为彭奕宁的北大岁月镀上一层温情的底色,也为她记者生涯的开启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做记者的岁月

采撷人间百态

“做新闻、做记者,是了解世界、了解人类、了解自己的方式,倘若对新闻行业充满热爱,对世界充满好奇与向往,不妨去试一试,记者这份职业带来的财富永远不会消失。”

彭奕宁想成为记者的初衷有趣而纯粹。“我很小的时候爱看《超人》,超人克拉克肯特的职业就是记者。那时的我觉得,记者是一个充满理想主义、英雄主义的职业。而且我从小到大的文学偶像,马尔克斯、海明威、狄更斯、金庸,他们都当过记者。”怀揣年少时种下的“新闻梦”,她在高考填报志愿时,所有的学校都选了新闻专业。

毕业后,彭奕宁加入中国日报,如愿成为一名记者。坐在历史的前排,她长期奔波在突发和重大新闻一线,见证了一幕幕重要的画面。

“那个时候我朋友会问,你最近去哪了,我说,你看新闻头条在哪,我就在哪。”

彭奕宁随中国海军至亚丁湾采访

2013年,彭奕宁随中国海军至亚丁湾采访,记录索马里海域护航中的一抹中国红。同年11月21日,聚焦我国首次派出舰艇赴海外灾区执行人道主义医疗救助任务,她又一次跟随中国海军,赶赴菲律宾“海燕”强台风重灾区塔克洛班。

彭奕宁菲律宾台风灾难现场拍摄

马航MH370失踪事件是彭奕宁记者生涯中印象最深刻的报道之一。

2014年3月8日,马来西亚航空MH370航班失踪。正在福建出差的她,刚刚落地厦门便接到领导的两条短信——“不要出机场”“赶紧飞回来”。她立刻飞回北京,取了护照就飞往吉隆坡。从3月11号到24号,彭奕宁在马航事件第一线待了整整14天,奔走于新闻发布会、当地政府、失踪者家属与中方工作人员之间。这场牵动全世界人民心弦的巨大伤痛,给她带来不小的冲击。

2024年3月8日,马航MH370失联十周年。不少当年赶赴一线的新闻工作者早已转行,却依旧惦念着马航事件的调查结果与遇难者家属的现实境遇。“我记得有篇报道重访了失踪者的家属,他们还萦绕在痛苦之中,这是值得被看见、被同情、被帮助的。”

彭奕宁参与马航MH370失踪事件报道的采访证

时至今日,彭奕宁仍旧在报社从事深度报道版的策划与组稿工作,继续探寻新闻的温度。

十余年记者生涯的广博见闻与丰富阅历,成为彭奕宁编剧创作过程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库。或许正因为在各地人民的真实生活中走了一遭,在灾难报道中亲历人间悲喜与命运无常,让她在李娟平实而拙朴的文字中敏锐捕捉到那些求而不得、欲言又止的瞬间,也使她也对人的情感、人与人之间的羁绊有了更为细致精准的把握。

 

讲好中国故事

让平凡人的故事被看见

“我们应该讲好普通人的故事,不论是开心的事还是悲伤的事,通过讲好人的故事,可以引起更大范围的理解与共情。”

在担任记者期间,彭奕宁连续获得第22届、第23届中国新闻奖。作为记者,彭奕宁发掘着新闻事实,向世界展示中国面貌、传递中国声音;作为编剧,她将新疆阿勒泰的自然与人文之美,以最直观的影视化手法尽数呈现。

从记者到编剧,从非虚构到虚构,尽管在创作程式、手法与理念等方面皆需做出调整,但在彭奕宁看来,讲好中国故事是不变的内核。这既可以是大开大合的宏伟叙事,也可以着眼于每个普通人的故事,以滴水折射太阳的光辉,可以唤起更大范围的理解与共情。

彭奕宁在舟曲泥石流现场拍摄的场景

“无论当记者还是当编剧,讲好中国故事,就是讲好人的故事。”彭奕宁认为,《我的阿勒泰》中的主人公之所以广受观众喜爱,正是因为这部剧真实刻画了他们的日常生活,让观众在微不足道的小事中看到人性的光辉,看到亲情、友情与爱情在平凡生活中闪烁的微光。

彭奕宁期待自己能继续尝试改编现实题材的文学作品,创作出更多精彩故事,展现平凡人的非凡力量,让大众文艺创作肩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呼唤更多人对社会的关注、讨论与相互理解。

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