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 » 人物访谈

北大林建华:处于精神与信任危机的大学走向何方

2015-04-09

再回燕园,离开北大四年多,任职了两所学校,使我能够以外部视角看北大。实际上,了解一个学校并不难,不用看数据,只要走入师生,看看他们在想什么做什么,就可以知道学校的状况。北大是中国大学中思想最为活跃的学校,也是最有望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学校。优秀大学的一个最显著特征是反思,因为他们要着眼未来,只有发现问题,树立危机意识,才能不断进步和发展。所以,我今天讲问题可能会多一些。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高等教育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八十年代思想解放和科学春天、九十年代市场经济转型的阵痛和迷茫、本世纪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巨大进步和冲动。大学现在的基础和困难都有历史的痕迹。历史留给我们雄厚的物质和学术基础,也让我们丢掉了很多优良的学术传统,急功近利,好大喜功,媚俗畏权,大学正处于前所未有的精神与信任危机,这可能需要很多年艰苦努力才能真正消除。

十五年来,北大的发展势头很好,学术队伍水准大幅提升,理工学科的布局基本完成,前沿和交叉学科崭露头角,基础条件显著改善,教育质量稳步提升。但一些问题也逐步显现,新老人事体系之间矛盾初显,某些基础学科优势正在丧失,教学改革徘徊不前,功利风气抬头,独立和开拓精神不振。当然,这些问题并非北大独有,但若不及时化解,将会严重制约北大的长远发展。

在知识经济、全球化和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国家和民族最需要北大做什么?我以为,首要是培养能够引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人,这是我们的根本使命;二是要引领中国高等教育方向,重塑大学的公信与尊严;三是作为思想最为活跃的大学,我们应当在新思想新理论,以及在推进中国政治、社会和经济思想进步上有所作为,在拓展人类知识、解决人类面临重大问题上有贡献。

大学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来自对人类发展进程的贡献。大学学术研究产生出的新知识、新思想,对人类的文明进步意义重大,但大学更重要的贡献,是持续培养能够传承和弘扬人类文明的人,这是大学声誉的最主要来源。因此,大学一定要把主要精力放在人才培养上。大学逻辑的核心是培养人;培养高素质的人,需要高水准的教师队伍;为营造好的学术氛围,必须建立合理的聘任、评价和薪酬体系,必须建立合理的管理构架和资源调配体系。这既是大学的基础,也是大学发展的基本观念。

大学中各个群体的利益诉求不尽相同,如何使每个人的创造潜力都充分发挥出来?是大学必须面对的问题。学校必须兼顾各个群体的利益诉求,也必须坚持学校的核心使命和价值导向。院系都会认为自己的学科领域最重要,也希望得到更多资源,学校则要通盘考虑。教师往往会更关注个人学术发展,学校还会要求教师关注学生、关注教学。事实上,任何基层组织和个人的发展,依赖于学校的整体发展和进步,反之,只有当基层组织和个人的潜力都充分发挥出来,学校才能真正办好。因此,大学应当建立包容各方利益的制度、政策和管理体系,应当把工作重点放在调动各个群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上。

坚守道德和价值底线,防范社会不良倾向的侵蚀,是大学面临的严峻挑战。当我们以学校利益的名义,对逐利行为听之任之的时候,当为获得项目托人不觉得难堪的时候,在不知不觉之中,我们放弃了对道德和价值底线的坚守。而一些人会走的更远,会为个人的利益,损害学校声誉,甚至触犯国家法律。现实中的确有一些人用这样的方式成功了,也有一些人或许因宁折不弯而默默无闻。

我们的言行举止都是在向下一代传递价值观,利益不该也不能动摇我们保持学术真诚与尊严的决心!大学必须维护学术尊严,严守学术独立,保障学术自由;必须追求真理,追求卓越,维护社会良知;教师要身教言教,严守职业和道德规范。人们可以容忍政客和企业家的功利行为,但绝不会容忍教育家有任何功利思想,大学必须做到出污泥而不染!

当组织构架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时候,就会造成责权利界定含混,致使运营效率低下和资源浪费严重,组织战略需要建立在有效组织架构基础上。校领导班子的责任就是要带领团队,深入分析大学内部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问题,要根据学校的发展特点、国家社会的需求、学科发展趋势,制定好学校的整体发展战略,寻找到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

学校对高层行政系统分工做了适当调整,核心也是明确分工,加强部门和院系间的协调,提高管理效率,减少行政化倾向,充分发挥教师主体作用,办好让学生和社会满意的北大。

北大的学术队伍建设成效显著,人事体系建设稳步推进,薪酬也处于全国较好水平。但人事体系双轨制风险仍然存在,必须加快人事体系改革步伐。人事体系建设的基本目标是实现人事体系并轨,建立合理的聘任、薪酬、评价体系。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顶层设计,全面规划,分步实施,更要调动各方资源,逐步建立科学有效的人员和资源核定等调配体系。

学科布局是大学基础。我们的学科比较齐全,这有利于学生培养和成长。但资源的限制要求我们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

我们现在就应当考虑:几十年后,人们还能记住我们今天哪些领域的学术成就?中国的经济发展举世瞩目,而中国社会发展、国家治理需要新思想和新理论都支撑,北大应当有所建树。我们鼓励教师在国家发展的基本思想、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以及资源、环境、生态和能源等领域的学术研究。

尽管大学职能经历了多次重大变革,从单纯地传承知识,到学术研究和服务社会,培养人始终是大学的核心使命。事实上,毕业生的成就在成百倍地放大学校的学术和社会影响力。正是大学的教育职能,要求我们具有更高的道德和价值追求,要求我们坚持真理,鼓励多元文化和学术争鸣。

近年来,我们主要是借鉴国外大学的经验,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今天,我们应当走自己的路,根据北大实际,建立我们自己的教育体系。我们必须改变“以知识和学科为中心”的观念,改变“以讲授为中心”的方式,真正使教师成为学生和人类伟大智慧之间的心灵媒介,真正启迪学生智慧,激发出学生的内在潜力。

综合改革是要在有限资源条件下,充分调动起基层组织和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凝心聚力,共同为学校使命和任务而奋斗。大学管理的各个环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因而综合改革是复杂的;但综合改革也是简单的,只要我们紧紧抓住阻碍发展的瓶颈问题,找出产生问题的体制机制原因,集中力量加以解决,就能释放蕴藏在师生中的创造潜力,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当然,随着改革深入,会有新的问题出现,因此,综合改革也是一个不断深入、不断完善的过程。

2015年是学校综合改革的关键之年,学校决定从管理构架调整、人事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创新三个方面,推进北大的综合改革。

管理构架改革:建立合理和高效的行政管理和学术管理构架,营造良好的文化和制度氛围;加强岗位责任制,实现权责利统一,加强学部建设,推进管理重心下移,逐步实现院系核算制。

人事体系改革:实现人事体系并轨,建立合理的聘任、薪酬体系、评价体系。

人才培养改革:建立完善多样化培养模式,调动教师积极性,真正落实教学是教师首要职责。

能否在第四个十年,开启一条中国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之路,不仅关系到中国高等教育能否走到世界前列,更关系到中国人和中国梦,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需要认真思考;别再犹豫、别再模仿,北大需要飞越历史的苦难与辉煌,守正创新,坚定勇敢的走出一条自己的路,一条引领中国高等教育振兴之路。这应该是我们在座各位最大的梦想、最高的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