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 » 学子风采

星辰下的汗水与欢笑——记物理学院2012级本科生岳明昊

2015-07-13

个人简介

岳明昊,男,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天文学系2012级本科生,荣获2013-2014学年度国家奖学金,北京大学SK奖学金,全国部分地区大学生物理竞赛(物理类)一等奖,北京大学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曾担任青年天文学会会长,2015年3月赴美国亚利桑那州州立大学交换,进行天文学研究工作。平时积极参与学生工作、公益活动,服务同学、回馈社会。他对这片天空的执着,与为之付出的努力,让他沿着星迹一路前行。

2013-2014年度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岳明昊

2013-2014年度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岳明昊

夜晚,未名湖北岸,路灯暗弱处,如果你看见一个打着红光手电、捣鼓某些笨重又奇怪设备的人影,不要惊讶,那可能是正在进行天文观测的岳明昊。

也许我们大多数人仰望夜空时,都曾醉心于那仿佛不能触及的世界,但岳明昊却不只停留于仰望,他的脚步走得更远。悬在头顶上的静谧星空见证了岳明昊这一路走来所付出的汗水与收获的欢笑。

结缘天文

岳明昊与天文的缘分匪浅,小学开始就阅读了不少关于天文的书籍。高中时,作为学校天文社团负责人,他凭着一腔热情,自己举办天文讲座,顶着高考的压力,和朋友们一起去操场上辨识星座。

就在高中,科普读物已不能满足岳明昊——他转向了天文专业书籍。他抽时间自学《基础天文学》《天体物理导论》等。凭着物理竞赛的基础,有的书他能读懂个大概,有的书他虽然还读不懂,但那些深奥的理论,却让岳明昊愈发感到天文学对他的强大吸引力。

抱着“玩一次”的打算,岳明昊自己报名参加了颇为冷门的天文竞赛,但这一“玩”,岳明昊就轻松通过了决赛和选拔赛,入选国家队。高三上学期,刚刚忙完物理竞赛的他,只休息了两三天,便赴哈萨克斯坦参加了国际天文奥赛。

从普通爱好到小有斩获,深邃的星空就这样与岳明昊结下了不解之缘。

播撒汗水

2012年秋天,岳明昊如愿成为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一新生。北大物院,素来人才辈出,每一届学生中都藏龙卧虎,竞赛金牌、银牌得主齐聚一堂。起初,这样的环境让岳明昊觉得颇有压力。大学第一学期,他给自己的目标是学院前40%,但期末3.85的GPA让岳明昊一举跻身全院前十名,也大大增加自信。

对于学业,岳明昊有一套独特的评价标准。他认为最重要的是真正把所讲的知识弄明白——“你自己问自己这门课学得怎么样,如果自己觉得真的把一门课学懂了,那这门课的成绩一定不会差。”要做到知识的真正掌握,不仅仅是上课听讲、考前刷题、套公式那么简单,而是要将课堂所讲内化、理解,通过自己的思考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厘清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岳明昊认为,如果对一门课的理解能够达到这个程度,根本不需要担心最后的发挥。

当然,这样的要求说起来容易。平时,岳明昊不爱宅在宿舍,却爱跑出来上自习,图书馆、教室都是他常去的地方。有一阵子,他总爱晚上去图书馆的理科阅览室,完成作业后就随手拿本物理类的书籍来读。大部分的书都是他这样“随心所欲”地读下来的。“大学的生活丰富多彩,但是你如果感觉自己没事干了,你就去图书馆吧。”这是他曾经给学弟的建议。

凭着这份付出,岳明昊专业课程成绩均在90分以上,在院内排名也一直位于前列。

收获欢笑

与高中的单一生活不同,随着大学生活的逐渐展开,岳明昊接触的世界越来越广阔。他周围许多优秀的同学不仅仅停留在追求分数上,而是花更多时间学习课程之外的物理知识,以追求知识为乐趣。除此之外,还有学生工作、社团工作等,他慢慢感觉到,除了成绩之外,还有很多可以追求的东西。

在众多社团当中,青年天文学会成了岳明昊的首选。大一时,学会会长让岳明昊负责天文摄影组的活动,而当时他对天文摄影也不太了解,但为了带好小组活动,他只能自己找资料学习,自己摸索望远镜和相机。经过钻研和探索,北大上空瑰丽的星空定格在他的镜头里,岳明昊的摄影技巧也悄然增加。如今,他已经积累了很多天文摄影作品。

岳明昊拍摄的M42(猎户座大星云)

岳明昊拍摄的M42(猎户座大星云)

凭着对天文和社团的热忱,大二时岳明昊当选青年天文学会会长。这一年,他为社团建设和运行付出了许多。学会办公室成了岳明昊每天必去的地方。在这里,他整理并修理了一批闲置在地下室的器材,成功组织了数次外出观测,完善了学会小组日常活动机制,还首次举办了天文知识竞赛。青年天文学会前副会长于铖浩评价岳明昊:“在学会两年工作下来,岳明昊的表现充分证明,做到学业与社团工作两方面都优秀是可行的。”在国家奖学金肯定岳明昊学术能力的同时,青年天文学会的工作也展现出他综合能力的优秀。

当然,更珍贵的可能是星空下收获的友谊。天气晴好时,叫上好友,找个远离光害的地方,架上望远镜,观测到黎明。大家最初印象里“勤于思考不喜言辞的典型物院男”,熟识之后发现他也是一样的活泼风趣。

岳明昊拍摄的华表与周日运动

岳明昊拍摄的华表与周日运动

探索未知

物理学院对学生在本科生阶段的自主研究工作十分重视。大二下学期,是物理学院分专业的学期,也是岳明昊开始考虑自己本科研究方向的时候。因为天文是自己多年的爱好,又经过青年天文学会的锻炼,几乎没有多想,岳明昊就选择了天体物理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他同与自己有着相同研究兴趣的同学一起,在吴学兵教授的指导下,他们将课题目标锁定在一类亮度较高的特殊类星体上。对于本科生来说,这样的课题比较难以取得重大突破,但岳明昊表示,本科生研究给他最大的锻炼在于接触真正的研究工作,学习研究的方法和过程。吴学兵教授评价岳明昊:“聪明、勤奋、肯钻研,对天文学无比热爱,在本科生科研中表现突出,从郭守敬望远镜观测光谱中高效率地证认出上百个类星体,并对一些极亮类星体的物理性质开展了细致的研究。相信他今后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天文学家。”

除了科研项目外,2015年3月,岳明昊远渡重洋,前往美国亚利桑那州参与天文观测研究,辗转于各个天文台。接触到真正天文工作的岳明昊,也体会到这条道路的艰辛。首先是异于常人的作息,在天文台,每天下午三四点起床开始工作,直到第二天凌晨五六点。其次是寒冷而寂寞的工作环境。天文台一般建在山上,夜晚气温骤降,也可能下雪。为了保证望远镜成像质量,需要减少圆顶内外温差,这就意味着圆顶内几乎和室外是一个温度。整夜的观测往往是机械重复的寻找目标、采集数据,然后寻找下一个目标,采集数据。但这些辛苦都不会让岳明昊放弃自己的追求。对于一个天文人来说,坏天气才是大敌:“有活干的时候,虽然辛苦,但是非常幸福的。”

苍穹之下,岳明昊的天文理想自由地伸展。对浩瀚宇宙的执着,与为之付出的全部努力,让岳明昊有了不一样的收获。现在,虽然岳明昊在地球的另一边,笔者与他谈论的天象都隔着15小时的时差,但在星海苍茫的夜空,还是那个有梦的岳明昊,无论在哪里,他与天文的故事都将继续谱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