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新学期开始,同学们发现了一项新变化,宿舍楼下、食堂外面、教学楼门口、未名湖边……许许多多印着“ofo”符号的小黄车“攻占”了校园。“让大家在校园内随时随地有车骑”,上学期ofo开始宣传的时候,不少人还以为这只是一群北大毕业生口出狂言,如今ofo共享单车却成为了北大一种现象。记者采访了ofo的创始人和员工们,来为大家讲讲“ofo”的故事。
从爱好到事业
“做自己喜欢的事,总会比出去找个一般工作,更符合我们的心愿。”ofo共享单车联合创始人、北大考古文博学院研究生张巳丁如是说。
2009年,张巳丁与戴威于北大自行车协会前往凤凰岭的一次拉练中结识,并认识了戴威的室友、同样热爱骑行的薛鼎。共同爱好令他们拥有共同语言,几次骑行经历让他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一开始,其实他们都没想到要利用自行车上创业,仅仅作为一项喜好热爱着。爱好到事业的转变源于一个念头。戴威此前曾有过创业经历,那段经历为他打开了创业的窗口,一个想法忽然涌现于他心头,“为什么不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做成一项创业?”这个念头让他兴奋不已,并得到了室友薛鼎的赞同,他们决定告诉张巳丁。
“我本来以为自己的人生轨迹会如很多同学那样,毕业后进入博物馆或文化事业单位,老戴和薛鼎跟我说了想法之后,我觉得,这是一个一辈子只有一次的机会,如果错过了,我肯定会非常后悔”。
创业对于大多数在校生来说充满了风险,不少人也劝他们放弃这一个想法,但是他们决心为了自己喜欢的事情大胆拼一把,毅然决然地走上了创业这条道路。
不过此时,他们脑海中,“自行车创业”只是一个模糊的雏形。他们知道,进行一项创业远比社团活动复杂得多,在接下来的几年中,这个计划将成为他们呕心沥血却又引以为傲的事业。
探索——失败为成功指引方向
满怀一腔热血,戴威、薛鼎与张巳丁三人开始了对“自行车创业”计划的探索。
最初那几天,他们整夜泡在免费的麦当劳、肯德基“开会”,进行头脑风暴。可没多久就遇到了问题,快餐店嘈杂的环境经常把刚刚冒出头的思路打断,而彻夜的讨论也影响了他们白天的学习与活动。“在这里讨论不是长久之计”。
戴威咬咬牙,拿出自己积攒的生活费,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仅能容得下桌子和床的小房间,作为临时办公室,晚上讨论累了就直接睡下,第二天一早再继续。房租本来要先付半年,他们央求房东先付一个月,之后慢慢再补。“我们都清楚,如果没能取得进展,月末就得收拾铺盖走人”。
在临时办公室里,一个个计划被提出、讨论、成型。骑行旅游、自行车周边、自行车交易……凡是和自行车相关的事情,他们都做了慎重的考虑。他们投入了大量精力,举办了几次不同寻常的“骑游”活动,如游台湾、游济州岛等等,也做了另外有关自行车的尝试。这些探索让三人的团队小有名气,也维持住了日常开支。
然而由于骑行的市场太小,戴威三人还是选择了暂停。但是,这一段时间的探索并没有白费,他们不仅收获了创业的经验,品牌的意识也越来越清晰。“ofo”这一logo早在创业前就确认下来,他们参照了苹果谷歌等公司简洁、易懂的命名规则,不断自我否定,最终选择了“ofo”,这不仅像一个骑着自行车奔驰的小人,也象征着一往直前的公司文化。
启航——共享经济与自行车
他们开始考虑调整和转变方向。
还是从自行车出发,他们将目光转向了身边的校园。他们发现,校园内的自行车非常多,但是大多数同学每天使用时间很短,闲置时间长。此外,大量的废旧自行车也占用了校内空间。
“如果把这些自行车都合理调配起来,大家一起使用,有没有可行性?”许多个夜晚,他们都在头脑风暴,假设、讨论、推翻、再假设,他们搜集了出行方面许多的创业资料,比如滴滴打车和Uber的打车模式,他们也参考了共享经济的鼻祖Airbnb的运营理念,以及城市公租车的管理模式。最后发现,共享自行车可行!
他们为这样的机会而欣喜,却又充满忧虑:号召同学们把自己的自行车共享出来,实在太难了!推广、资金、受众心理,有太多的东西需要准备,而作为学生的他们,一无资源,二无经验,共享自行车的领域没有先行者,巨头和创业者们也没有可供借鉴的案例。这一切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一切都是未知数。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去做呢?张巳丁说,“是因为我们深有体会。我们院面见自己导师,要从38楼骑到北大最北边的博物馆。如果身边没车就只能一路狂奔。还未见到导师人就已经累趴下了;还有一次聚餐,小西门出发但从东门回来。车停在小西门,回去取太不方便了,但不取车第二天上课就只能走着去”。
“要是能随时随地有车骑就太好了!”
为了这样一个目标,他们决定,就算前路未卜,也要冒险一试!
飞跃——从“0”到“1”
新的梦想启程了,但现实并没有让他们一帆风顺。横在他们面前的第一道难题就是资金问题,“没有钱,人力和物资都无法维持,尤其是没办法购买自行车,完全指望同学们无偿‘捐’车太不现实了”。
可是,就凭几个没什么工作经历的学生,一个没有完全成型的想法,让别人怎么信任?万分幸运的是,第一位投资人在这时出现了。一位北大校友听说了ofo项目,“让同学们随时随地有车可以骑”的想法牵动了他,他决定见一见戴威、薛鼎和张巳丁。而最终,他答应了对项目的投资。
2015年5月开始,戴威团队用这笔资金购车并邀请同学加入共享,正式迈出了ofo运营的第一步。接下来的两个月,ofo公众号的两篇图文刷爆了北大同学们的朋友圈。大量关注和转载为他们打下了重要的用户基础。通过公众号,同学们可以注册消费、获取共享单车密码。在戴威他们的计划中,购置新车、宣传造势、邀请学生加入共享、共享自行车投入使用必须在短时间内有步骤地进行,最为重要的是同学们能够主动加入共享中来。
王耿是ofo的第1名员工,同为年轻人的他毅然辞去了制药厂的工作,加入了ofo团队。第1位共享车主就是他谈下来的,“我们谈了足足两个小时,他终于同意了我们。到现在我还记得他的姓名和共享车牌号”。
第一位共享车主的出现,就像点燃了一簇微弱的火苗,将ofo共享单车的理念传递给更多的北大人,越来越多的同学加入到共享的行列中来。就像互联网从“0”到“1”的过程一样,ofo从无到有,规模开始不断壮大。
现如今,北大的共享单车已有2000余辆,使用用户2万人,单日最高使用3700次,累计使用6.6万次。
挫折——成为体力与脑力的“两面手”
一路走来,ofo遇到了不少的苦难和难题,员工们一个个都成为了体力与脑力的“两面手”,既要完成搬运维修等脏活累活,又要针对新出现的问题不断思考解决策略。
直接对他们造成打击的就是同学们的不理解。“我骑ofo小黄车去农行取钱,一出来车被骑走了,找其他的又没有,让我很麻烦。”“像黄车被很多无良的人私自上锁了,我们骑不了。”“好多大爷大妈也来骑车了,乱糟糟的。”“这车动不动就坏了”………
一时间,信任问题、质量问题、维护问题、丢失盗窃问题、硬性的数量不足问题让他们焦头烂额,他们不断反思是哪一步做得不好,尝试用各种方法去解决。但令人欣慰的是,在未名BBS上,还是有许多同学对他们报以理解和鼓励,甚至义愤填膺地一起谴责盗车者。这让他们更有信心面对问题,将项目进行下去。
对于共享单车维护的难题,作为运营主管的张博瀚,不但负责执行新的推广方案,同时还亲自出马,处理搬车、修车、换锁等一系列繁琐的细节问题。他的小队没有固定的修车地点,哪里有需要就去哪里解决。
车辆的偷盗现象,一直以来都是困扰同学们的校园难题。为了最大程度减少共享单车的丢失,ofo会在车辆加入共享之前对车况进行确认,在确保能够正常代步的基础上,将单车价格控制在200元以下。然而,“如果小偷真的盯上了你的车,再好的车锁也挡不住……”张巳丁对此表示了无奈。
“只有我们自己充分动起来,才能推动ofo走得更远,要想得更多,做得更多”,王耿和张博瀚对他们的团队成员充满信心,“这样的一群人,无论做什么都充满了力量”。
始于北大,却不止于北大
从ofo初具雏形,到逐步开拓,再到如今校园里2000辆共享单车已经成为一种现象,这期间他们经历了不计其数的麻烦和挑战,但他们从未放弃。他们的创业梦想始于北大,但他们对ofo的期许却不止于北大。
张巳丁表示,未来几个月ofo将不断优化共享单车的操作流程,在北大形成清晰的模式后,将这一项目推广至北京其它高校,最终推广到城市中去。
“如果有一天,这个城市的人都能因为ofo而随时随地骑上共享单车,那才是我们最大的快乐!”这个大男孩笑得腼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