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 » 燕园学人

宫继成:守望环境与人的健康

2024-04-10

编者按:上个世纪末至今,一批优秀的青年学子走出国门赴海外学习深造,他们励志学成报国,经年沉淀,成长为各个领域内卓越的青年学者,并最终回到燕园继续探索学术、教书育人。

 

“燕归来”系列报道,聚焦这批再度选择北大的优秀归国青年学者。他们的鲜活故事折射出北大校园文化精神生生不息的脉络传承,从他们身上,我们更可以感受到北大人那份独具的追求卓越、报效家国的情怀。

如今,如何走出“穹顶之下”的困境,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互动,这一环境健康问题备受关注。北大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宫继成研究员自从初次在燕园邂逅这一领域,便坚定地选择在这条道路上求知与耕耘,同时实现了由学子到研究者、教育工作者的成长。

宫继成赴西藏考察近照

少年懵懂,初探燕园情

从本科到博士,兴趣一直是宫继成选择道路的首要因素。初入北大,宫继成出于对环境和人之间的交互作用的兴趣,选择进入了他在北大的第一片“小天地”——城市与环境学系(今城市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专业。

与物理、化学、数学等传统学科不同,环境科学专业属于典型的交叉学科,如果学习者对所学专业的内容和意义没有清晰明确的把握,很容易陷入迷茫。

宫继成经过一年的学习和摸索发现,自己接触到的很多学科都颇具研究与探索的价值,其中环境科学有着交叉学科的特点和对人与自然的关怀,与自己的思维方式特点契合得也最好。

喜欢并且擅长自己的专业,这是何等幸运的事情,意识到这一点宫继成对所学专业的学科体系、发展方向认同感逐渐深厚。也正是因为如此,在大二这个十字路口前,宫继成并没有在“是否转专业”这个问题上过多纠结和犹豫,坚定选择在自己感兴趣的学术道路上继续前行。

在专业学习之外,宫继成最津津乐道的是北大的通识教育。他说,自己对北大的课程体会最深的一点就是它的丰富性。

大三秋季学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这门课,宫继成回忆起来恍若昨日,历历在目。这门课被安排在早上一二节,原本是容易睡懒觉的时间,但同学们听课的热情却格外高涨,课前半小时座位就被抢占一空,开讲时门里门外都站满了人。

宫继成至今还记得老师在课上讲到——我们眼睛看到的东西是“一望无际的沙漠”,现实和想象是脱节的。杳渺的宇宙、细微的角落、浩瀚的知识之海、理想的乌托邦……课堂上的宫继成意识到,自己作为人类一员体会到的渺小、无知和困惑感居然以如此形象的形式表达了出来,这一幕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如今,已为人师的宫继成还在以自己学生时代聆听的一堂堂深入人心的课程激励自己,不断打磨着自己的授课内容与教学技巧。

作为学子的宫继成除了教学楼以外最常去的就是图书馆,与周围同学们共同营造着燕园的“沉浸式”学习氛围。对北大学习和研究氛围的认同也在宫继成的心中埋下了种子。

现在,作为一名研究员,宫继成主要工作都在实验室完成。但当2020年底图书馆东馆修缮工程完工亮相时,宫继成还是抽出时间参观了故地,他发现图书馆如自己求学时一样,还是满满的人,他不禁感慨“图书馆永远都是校园里面最热门的一个地方”。

明晰信念,慷慨赴前路

宫继成在正式确立学术志趣的过程中,有两个关键节点。一个是本科时期在朱彤老师科研组参与科研工作的经历,另一个则是研究生时期所做的一项研究。

步入大三,环境学院学子可以开始联系导师,参与到不同的科研活动中去。宫继成进入了朱彤老师(今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的科研组,开始尝试一些简单的科研工作,接触到了真正的科研氛围。

初进组时,宫继成常常连前辈们提到的名词术语都听不懂,无形之中压力倍增。但在高手如林的氛围中慢慢做下来,宫继成也逐渐“开窍”,对领域的研究内容、方向、方法有了比较切实的把握。

大三暑假期间,宫继成跟随组内师兄到太湖生态站去进行野外采样。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宫继成无暇顾及南方陌生的湿热环境,每天都不停地进行着换模、采样等工作,对野外采样的工作有了深入了解。

在科研实践的过程中,宫继成逐渐意识到自己对大气化学、反应动力学、地气交换等领域研究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成为了朱彤老师的研究生继续学习。

硕士时期,宫继成第一次展开了相对独立的学术研究——关于大气超细颗粒物对儿童呼吸系统炎症的影响。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呼吸系统对空气污染更敏感。宫继成认为,超细颗粒物对儿童呼吸健康是否有影响这一问题,从科学和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都颇具研究价值。

我国开始重视PM2.5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的前后,正式对其进行监测是在2013年以后。宫继成在2006年就关注到了PM2.5在人体健康方面产生的影响,其研究颇具前瞻性。通过这一次研究,宫继成也确定地将污染物与人体的交互问题作为自己未来的科研方向。

异国求学,寂寞一行舟

硕士毕业之后,宫继成前往美国进行深造。

初到美国,他首先感受到的是语言环境和文化环境上的差异。作为在美国这样一个多元社会求学的中国留学生,宫继成每上一门课、每接触一群人,都要从头开始去适应他们各自的发音特征和文化习惯。中美学生在文化和生活习惯上的差异也让初次长居异乡的宫继成理解了赴美求学的中国学子间盛传的一句话“异国异乡非吾土,好山好水好寂寞”。

这样的“寂寞”中,宫继成更加沉潜于科研,也养成了面对问题和困难“靠自己”的自主意识。美国高校对于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的要求非常高,学习任务都相当“硬核”。宫继成曾经选修的一门统计系课程,每节课都会布置一个报告任务,要求学生参考示例自行建模、收集数据、得出结论。过程虽然辛苦,但是在现在的宫继成看来,“真正学到东西的,能记住并且在以后会运用的,就是这种类型的课”。

在深入求学的过程中,宫继成更加明晰了自己研究领域的性质和意义。博士阶段,宫继成没有进入环境学院,而是进入了公共卫生学院进行暴露科学(exposure science)的研究。

暴露科学如同一座桥梁,一端连接着传统环境科学研究中的大气、水等环境要素,另一端联系着人体和人的健康,具有典型的交叉学科性质。这一经历使得宫继成暂时从自己熟悉的环境科学专业领域抽离出来,从医学和公共卫生学的角度来重新审视自己的研究,并掌握了医学生物统计等系统性知识。对环境与预防医学的交叉研究价值的深刻认同激励着宫继成在完成博士学业之后继续先后在洛杉矶南加州大学和杜克大学进行了相关的博士后研究。

聚焦健康,归国辟新途

十年异国行舟,宫继成在环境领域深入探索着,却也更加关心并思念着远方的燕园、远方的祖国,希望中国国民同样享受到环境健康研究前沿成果带来的福祉。

2014年,宫继成选择回到北大从事环境健康研究。当时,他已经在国外组建家庭,回国意味着妻子可能要放弃很不错的一份工作,孩子的成长环境也会发生变化。不过,考虑到我国环境污染相关问题已经广受关注,但相关研究仍然存在很多空白,宫继成还是在家人的支持下回到祖国,回到当年确立专业志趣之处——燕园,去开拓环境健康研究这一科研新领域。

环境健康研究致力于分析不同组分的污染物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差异,因此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识别对人体健康具毒害作用、急需管控的环境污染物组分,为污染物的管控提供健康视角的证据。引导污染物防控回归到“改善人群健康”的初心,这是环境健康研究领域最吸引宫继成的地方。在保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优先控制哪些污染物能发挥最大社会效益,环境健康的研究可以提供关键证据。

回到燕园任教的宫继成建立了环境污染暴露的健康效应(Health effects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Exposure, HOPE)实验室,并开设了“环境流行病学”和“生物统计方法与应用”课程。在他的引领之下,一批批对环境健康学、环境流行病学和生物统计学感兴趣的燕园学子一如当年的自己,在求索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宫继成与学生们

寄语后辈,青春莫留憾

在北大从事科研工作的同时,宫继成也以一名教师的身份关注着北大学子的成长。在他看来,大学生活中的一个关键词就是“选择”。

进入大学,同学们面对的选择井喷式地增加,这意味着更多、更丰富的可能性,也意味着有限的时间、精力下不得不做出的取舍。一门课程、一场讲座、一个活动、一次实习……这些或大或小的选择对自己的未来发展会有怎样的意义?当前自己的精力和学力可以胜任多大难度和强度的任务?这些问题看似简单,却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塑造着我们未来的样子。

正是因为如此,宫继成才会说:“选择也是‘大学时代一门重要的课程’。”他希望北大学子们能够提前思考这一问题,“让自己有选择的权利,而不是放任生活推着自己向前走”,在面对诸多选择时能够及早做好自己的发展规划。

作为比较年轻的教师,宫继成还担任了本科新生导师。他在与同学们交流的过程中发现,现在的同学们有机会接触到大量来源的信息、兴趣容易发散。他认为这并不是坏事,很鼓励学生们多做尝试、发现更多可能性。同时,他也希望同学们不要过长时间地停留在“尝试期”,应该及早确定兴趣点和发展方向,将有限的时间集中投入在这上面,这样才能形成更深厚的积累,在未来的发展中有机会走得更远。

人物简介

宫继成,1980年生。分别于2003年和2006年获得北京大学环境科学学士和硕士学位,2012年获新泽西州立大学博士学位。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助理教授、研究员,获国家青年人才计划资助。主要研究方向为大气污染暴露与人体健康效应。

专题链接:燕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