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两会】林金星委员:林以种为本 种以质为先

2016-03-14

林金星,1989-1992年就读于北京大学生物学系博士,致公党中央委员。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4日电(记者 王菡娟)“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是我国生态安全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而林业在维护我国生态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种树也要因地制宜,要具体分析哪些树种适合哪种类型的土地。”全国政协委员、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林金星在两会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国家林业局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沙化土地总面积为173万平方公里,可治理的沙化土地有53万平方公里,“十二五”期间预计完成沙化土地治理面积1000万公顷,“十三五”期间还将再治理1000万公顷。到2020年能够完成我国可治理沙化土地面积的一半以上。

“一些地区通过实施一些生态建设工程来增加植被的覆盖率,提高防风固沙和水土保持的能力,并起到了良好效果。但也有一些问题要引起重视。”林金星告诉记者。

林金星表示,防沙治沙、治理水土流失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坚持因地制宜,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造则造、宜封则封。

“这涉及‘地’和‘树’两个方面。即对不同区域要制定不同规划,采用不同的造林模式和营林模式。”林金星做了进一步解释。

同时,长期从事林业工作的林金星还信奉一个原则,就是“林以种为本、种以质为先”。

“在治理生态的同时,还要高度重视种子的质量,借用科技力量,多选用一些高品质种子,这样可以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林金星说。

据林金星介绍,2014年,北京林业大学向贵州毕节捐助了3000棵杂交构树。“构树是我国一种野生典型的先驱植物,经过科技工作者的技术改进,杂交构树能大量吸滞粉尘和吸收二氧化硫等有毒物质,是城市园林绿化、特别是工矿企业绿化的理想树种,同时还能为当地农民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林金星介绍道。

“类似杂交构树这种科技含量高、可以治理生态环境又能为当地老百姓致富的品种,希望能得到政府的大力推广,那么‘绿水青山’、‘金山银山’就不再是梦想。”林金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