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简介:
王松灵,1980-1984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医学部本科;198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
原文标题:【两会之声】王松灵委员:三项提案关注医学教育改革
3月3日,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开幕会召开;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全国媒体和公众进入“聚焦两会”的时间。在医疗领域,尤其是口腔医疗领域,代表们都有哪些提案和观点呢?
今天,我们将关注来自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党员、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王松灵教授在医学教育领域的提案,王松灵教授分别就“临床医学人才培养协同发展”、“加强我国医学本科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建立独立的助产士高等医学教育学科人才培养体系”三个方面进行了三项提案。
临床医学人才培养协同发展
尽管医学教育的改革已经在全国范围内较成功地推开,但王松灵教授指出,一些关系医学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的一些关键问题以及医学教育与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相适应的系统性问题仍需要得到合理解决,这些问题包括:
1、目前“住院医师培训制度”、“5+3+X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改革”等使临床应用人才培养对医学生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但于此同时,同样重要的另一类医学人才——医学学术学位型高级人才的培养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其对医学生的吸引力减弱,导致学术学位型研究生的生源数量和质量进一步下降,这一问题必然影响未来我国医学教育的学术水平并最终影响医学学科和医疗服务的核心竞争力与水平质量。
2、近两年在5+3医学人才培养改革中凸现了几个“不匹配”问题:①5+3教育规模与教育资源不匹配;②院校教育规模与毕业后医学教育的岗位数量与结构不匹配;③毕业后医学教育规模和结构与医疗卫生服务岗位实际需求统筹调控机制缺失;④各地区毕业后医学教育质量不均一等。
3、疾病谱的变化和人口老龄化需要尽快培养大批康复医学专业应用人才,而我国特殊专业的医学人才培养建设不足,康复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亟待建立。
针对上述3个问题,王松灵教授进行了如下提案:
① 加强医学学术型人才的培养,加大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学术型研究生的招生计划数量和比例;
② 加强临床医学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医疗服务岗位需求统筹协调,协调建立5+3+X培养质量监控机制;
③ 为加强现代社会急需的康复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建议设立康复治疗学硕士和博士专业学位。
建设医学本科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近年,医学教育标准全球化的趋势日益凸显。我国政府着重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致力于使若干高校和一批学科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
王松灵教授提出,尽管我国在提高医学教育质量上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仍存在各区域发展建设不平衡、各类学校定位不清楚、学生培养目标不具体、某些医学院校扩招数量过大、师资和实习基地不足、水平欠缺等问题。为了强我国医学本科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王松灵教授提出以下建议:
①应逐步建立起由学校、政府、社会共同组成的相互协调的多元化的质量保障主体。
②通过政策和措施以及各种鼓励,建立合理、公正、公平、透明和权威的质量评估、认证等制度,创造良好的质量文化氛围。
③通过制定各种法规、政策、体系等,加强对高校的自评和中介组织的他评进行监督和指导。
④对于区域的不平衡,可采用分类指导,精准帮扶等措施完善各区域的发展建设。
建立独立的助产士高等教育体系
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国家出台鼓励生二胎政策,目前我国助产士教育已严重落后于现实需要和国际标准,直接影响优生优育和母婴健康。
王松灵教授分析我国现状:助产专业背景的从业人员,专业基础扎实但面临继续教育学历和职称晋升提升压力;护理专业毕业的从业人员则需进行转岗培训。上述问题是教育资源的错配和浪费,也影响了助产士的职业发展。由此王松灵教授提出独立设置助产士学科,将助产士教育改为高等教育,改革助产士教育的内容与方式,建立助产士独立职务体系。
纵观以上三项提案,王松灵教授提出,在国家建设“双一流”的背景下,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正在向世界一流水准进军,医学教学的改革将是一个长期不断完善的过程。
原文链接:【两会之声】王松灵委员:三项提案关注医学教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