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2023届北大毕业季

彩笔扎根沧海志,青衿常记燕园情——毕业论文后记的故事

2023-07-10

编者按:仲夏,又到了毕业时节。此时,有离愁别绪、有意气风发、有踌躇满志、更有在离别时对这座菁菁校园的不舍和眷恋。毕业生们在毕业论文后记中回首自己在燕园度过的数载春秋和难忘时刻,终为自己的学生生涯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一路走来,曾经的百态滋味只有自己最清楚;扬帆而去,未来的乘风破浪少不了身边人的帮助。各位毕业生们在论文后记中或是展示他们的学术科研心得,或是回顾师长亲友的相遇相知,抑或是讲述燕园的育人魅力。本报精选部分他们的毕业论文后记故事,特此刊登,以飨读者。最后也预祝2023届毕业生启航燕园,不负韶华!

十年踪迹十年心

徐韫琪

终于到了和学生时代告别的时刻。十八岁那年与燕园初遇,青春的惶惑与悸动,至今仍历历在目。十年不过弹指一挥,留下的是一颗未曾褪色的热爱文学的心。

我的恩师杜晓勤教授,见证了我从初出茅庐的本科生到初窥门径的博士生的蜕变,他总是以老吏断狱般的眼光指出我的不足,又给予我无限的鼓励。据说有不少人从中学考入北大后,面对强手如林的环境会经历一次精神冲击,而我的冲击延迟到了读博期间。本科时我可以不太费力地取得不错的分数,但在强调“生产知识”的研究生阶段,我发现自己的能力无法满足我对自己的期待,时而陷入精神内耗。写博士论文需要创新,要在既定的时限内,发现别人未发现的材料、解决别人未能解决的问题。这在前贤众多的古代文学领域,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在找不到博士论文选题的最迷茫的阶段,导师鼓励我从原典中寻找学术问题,于是我每天抱着厚厚的影印本《全唐文》,一篇一篇做笔记,直到图书馆闭馆的音乐响起,将我拉回现实。这个过程确实煎熬,好比淘金者日复一日地挖土,时间点滴流逝,但不知能否有所收获,只有坚持再坚持。在五光十色的校园里,我如同“独钓寒江雪”的渔翁,伫立未名湖畔,独自等待光阴的沉淀。

或许是心境的相似,我在细读古籍的过程中,注意到以皮日休、陆龟蒙为代表的一批历来不被重视的晚唐寒士,他们在“主流”之外,以布衣心态和民间视角护惜绵延不绝的华夏文脉,探索出独到的复古路径。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他们或许只是时代的一粒沙,时而被“名家”的光芒灼伤。而我有幸通过细读原典,跟随他们领略姑苏四时风物的变化,倾听苦雨连绵下的士人心曲,见证二人从初遇到相知相携的真挚情谊。这些低吟絮语赋予历史以细腻的肌理和难得的温情,也被千年后的我一一珍存。他们让我相信,在寂寞山谷的角落里,野百合也有属于它的春天。感谢我们彼此成全。

囿于我的愚钝,正式写作后的种种艰辛难以详述,但杜老师始终坚定地相信我,正是他的乐观给了我坚持下去的勇气。记得有一次我因为写不好论文而焦虑,垂头丧气地问老师:“如果人生重来一次,您还会收我这个学生吗?”没想到杜老师毫不犹豫地回答:“如果人生重来一次,我还是会作出一样的选择。”每念及此,都无比感动和惭愧。在即将毕业的时刻,我也想对老师说:如果人生重来,哪怕遇到再大的挑战,我也会作出一样的选择。如今看来,我博士论文中的点滴思路,离不开杜老师对我冗杂的读书笔记的“披沙沥金”。做读书笔记的方法虽然“笨”,但通读了一手文献后,心里更有底,也深刻认识到,学术研究没有捷径可走,唯有付出更多努力。

隔周一次的读书会见证了我从“师妹”到“师姐”的成长。还记得刚加入《唐会要》读书会时,师兄师姐耐心地指导我、培养我的问题意识,轻松愉快的氛围渐渐让我克服了对典籍的畏难心理,也收获了真挚的情谊。我们一起办会、春游、秋游、聚餐、唱歌,真想重温那时的美好!每一次的切磋交流,都使我产生“见贤思齐”的敬畏。

感谢北大让我触摸到生活的无限可能性。我徜徉于不同学科的课堂,试图穿越学科和专业的壁垒,欣赏每一位学者的思想方法和性情风骨。北大开放的气质鼓励我克服自身的局限,学会包容与共情。置身燕园,既能沉浸在图书馆的海洋里,又能在路上与一个个书本上的名字擦肩而过,这种“梦想照进现实”的际遇令人恍惚而幸福。哲学系李猛老师的一段话,或许能概括这些年北大教给我的关于人文学科的价值与知识分子的职责所在:

“我有时总想,面对人类,你们和我身上都具有的种种愚蠢、贪欲、粗暴乃至卑劣,既能敏锐而毫不留情地予以指出,同时又能宽容地谅解这些永不改过、几乎毫无进步、对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总是漫不经心的人们,容忍他们身上的种种缺陷,痛惜他们所遭受的种种不幸,即使在最残酷黯淡的时刻,也绝不放弃改善我们自身和周围生活的希望和勇气,并耐心地等待人们身上所表现的善意温暖的光芒,这些往往是我们这个灰暗的世界中真正的乌托邦。犀利而不粗暴,宽容而不盲目,坚持理性,面对现实,同时又不失理想和激情,这是知识分子以及所有社会成员的伟大美德。”

正是这种信念感,支撑着我努力克服自身局限,直面琐碎而繁忙的生活。读博的道路上,时常伴随着迷茫无力,但我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即便在自我缠斗最激烈的时刻,我也始终没有失却对学术和文学的初心,那些浸润着作者灵气与性情的诗文总是能给我最真切的慰藉。我愿意与书为伴,做一辈子读书人。

负笈燕园的这些年,更离不开亲友的陪伴,珍贵的情谊难以尽数。感谢我的父母多年来对我学业、生活的毫无保留的支持,感谢我的先生薛朝航以无限的乐观感染着我,感谢爱猫徐卤蛋。老朱的燕南园52号、《教学促进通讯》编辑部,让我在茫茫人海中收获了别样的温情。

回望来时路,不禁想起钱理群先生那句——“我存在着,我努力着,我们又彼此搀扶着,这就够了。”

(作者为北京大学中文系2017级博士研究生)

辛酸与感动

雷小康

六年的博士时光接近尾声,自跨入医学殿堂算起,已整整十二年,而自步入学堂算起,已整整二十四载!毕业之际,蓦然回首,求学的一幕幕涌上心头,千言万语、百感交集!犹如刚开始学习游泳的孩童,到昨日才第一次露出水面,吸了口新鲜空气。深夜,独自一人坐在书桌前,面对电脑屏幕,敲完论文最后一个标点,转头望着窗外星空中的点点星光,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时期与哥哥姐姐去沟底抬水的时候;仿佛又回到了与父母一齐下地割麦子,用连枷捶豆荚的时候;仿佛又回到了凌晨和母亲一起摆摊卖蔬菜水果的时候;仿佛又回到了一角一角攒钱买教辅资料的时候;仿佛又回到了在家乡泥泞小路上用力奔波奔向学堂的时候;仿佛又回到了在家里的旧屋中熬夜背书解题的时候;仿佛又回到了高考前突发急性阑尾炎,进行手术的时候;仿佛又回到了全心投入考研的时候;仿佛又回到了亲人因患胃肿瘤离开的时候……求学期间,无数个熟悉又相似的场景,一齐映现在眼前。无数感慨,无数回忆,无数故事,个中曲折与艰辛,苍白无力的文字难以表现出此时的感受,不禁泪流满面。

黄国平博士说:“从家出发坐大巴车需要两个半小时才能到县城,一直盼着走出大山。我也记不清有多少次因为现实的压力而觉得自己扛不下去了。这一路,信念很简单,把书念下去,不枉活一世。”我从家出发去县城坐大巴车用不了这么长的时间,然而,感受却是如此的相通。高中三年,从家出发坐大巴车,需要四个小时的奔波才能到学校,有时遇上下雨,道路泥泞,大巴车连带着泥水卷起或是车轮陷进泥窝抛锚也好似昨日之事。虽然高中三年加起来回家的次数也不多,但是每次从家里带的锅盔却是至今也记忆犹新。我也记不清有多少次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感到深深的压力,觉得自己扛不下去了。这些事情虽苦,但是仍然能够克服,因为相比于父辈们,不再饿肚子了,我无疑是幸运无比的。然而,受人欺负和嘲讽的鄙视眼光最是致命的,因为遭受体会过很多的眼光,所以也才更加理解嘲讽鄙视的眼光的难受和所带来的伤害与创伤。但也正是因为内心中的最初信念——把书读完,取得博士学位,完成儿时梦想,这一路虽然连滚带爬,但好在坚持下来了。十分庆幸,能够进入北大学习。如今还能记得一个农村孩子,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到北京、第一次到北大、第一次到天安门广场时深深敬畏的样子。也还能想起从学校资助中心领取到惠普公司捐赠的电脑时兴高采烈、打心眼里开心的感受,因为我拥有了人生的第一台电脑。我从一个对医学一无所知的乡村少年,到医学路上跌跌撞撞、挣扎爬行许多年,自卑、绝望、崩溃、焦虑、紧张,再到重建自信、重拾希望,成为一个而立之年的青年,需要感谢的人太多,需要感谢的事太多!

感谢母校、父母、家人和一路上求学遇到的老师、长辈及好友,教导陪伴我成长。

感谢医学本身,让我明白了生命的短暂、脆弱、无奈和有限,懂得了平凡生命背后的不平凡,知道了有限的生命时光赋予每个人天生的平等,因此也更加知道了生命存在的价值,从而知晓了努力的意义。在短暂有限的生命中,若是消极对待,时间便在无意义中流逝殆尽,而对抗流逝的方法便是珍惜,珍惜当下、珍惜眼前、珍惜点点滴滴。因为在医院里,疾病是如此的冷酷和无情,死亡也是如此的近而又如此的多情,所以才要更加地珍惜温情、更加有意义地去面对生活,去拓宽生命的广度,增加生命的厚度和痕迹。

感谢祖国。这并不空洞,作为一个90后,从甘肃农村小山沟里到首都北京求学,一路虽然无数艰辛,但也纵向的观察到了祖国的许多社会层面,因此也才更加地感受到了祖国的伟大和快速发展。虽然祖国还有许多地方并不完美,但家乡的道路再也不是泥泞小路了、我也至少不用再因为温饱和学费发愁了;在外求学的十多年,家乡的小县城通了高铁、柏油路通到了村口,就连家里也覆盖了网络电视。每当看到这些,我经常地感到热泪盈眶。一个农村孩子,考入北大,多多少少会有一些期待和关注,必然会无形中强加了许多压力,虽然跌跌撞撞地完成了博士毕业,但深知对于一名医学生来说,完成博士学业,才是医学生涯的开始。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压力和责任,而在以后的学业、生活、工作中,遇到的挫折和压力也终将继续存在,希望自己能够继续加油。虽然许多压力和艰辛,但我也无疑是十分幸运的,因为能够完成学业。

毕业又是新的开始,生活的奔波和压力也将继续,未来的难处再也没有学校的保护了,自己也要逐步成为去承担帮助他人的人了,很多的压力也将继续,但博士学习期间的酸甜苦辣和对心智的打磨,也将成为我一生的财富。

(作者为北京大学医学部2020级博士研究生)

“我把我的故事放到这里,明天会有人拾起它”

刘东

论文确乎是某种奇妙的文体,明明一副高头讲章的模样,回想起来,字字句句说的都是自己。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东北作家群,正是如我一般年岁、又没太多资源的青年。他们缘何会走上一条相同的路,又渐渐分途?解释这场因缘际会的精神历程,仿佛也叠印着活在21世纪的我。

我就读北大中文系的十年(2013-2023),刚好是专业领域内延安文艺研究走向昌盛的十年。丁玲、赵树理、柳青先后成为研究的热点(稍晚或许还有周立波和李准),并且进入课堂,成为硕博生一起“研读”的篇目。这股思潮发源于当代文学,推动着延安文艺与共和国文学研究的进步,也反过来催生或者说倒逼着现代文学领域左翼文学研究的深化。置身在这个潮流里,受惠于顶尖学者们的前沿思考,在耳提面命抑或耳闻目睹之间,我沉淀下对于左翼文学的亲近,由是不自觉地跟随。

可以说,我对东北作家群的研究,正是在近十余年左翼文学研究拓进的氛围中展开的。我在这股学术潮流中接受了学术训练,培养了文学趣味,展开抑或是框定了我的问题视域,它也制约着我的理论追求,这种限制于我而言是结构性的。

当我试图将这些年在左翼文学研究里受到的训练纳入我的研究对象时,东北经验在不期然间浮现,成为另一个无法忽略的话题。我长久以来都有认识自己家乡的渴望,循着一代人考学出走的轨迹,并未产生任何的不安。2017年,那正是我本科毕业的年份,铁锈突然成为社交媒体上东北形象的唯一着色,贾行家的《纸工厂》刷爆网络,危机叙事浸染着我熟悉的童年回忆——一种特有的绝望又迷人的叙事语调。没多久,双雪涛、班宇等铁西三剑客开始“浮出历史地表”,再后来,新“东北作家群”、东北文艺复兴等口号便伴随着《野狼Disco》的派对狂欢走入了大众视野,依然绝望、迷人,可是安全。现在思量我本科毕业论文后记里那种迫切的“认识自己家乡”的渴望,多少有着清晰的时代面影。在东北第二次成为“问题”的时刻,我开始不自觉地走向当东北第一次成为“问题”的探寻。这不是我一个人的道路,同行者很多,不知道他们各自都收获到了什么。

在读书写作的日子里,零碎的儿时回忆一点点被唤醒,我才意识到自己多么像骆宾基笔下的姜步畏,看到朝鲜歌姬的酒馆,看到日俄战争的墓碑,一路轻快地小跑,却不知经过了多少历史。俄罗斯冰点、打糕和牛蹄筋,只有若干年后在北京客居时突如其来的念想,才让我意识到珲春那个一眼望三国的小城在多大程度上塑造了我的味蕾。而伊通县城每个商店汉文招牌旁歪歪扭扭的符号,曾无数次令来往辅导班路上的我流连。若干年后我才知道那些在课下临摹过的符号,正是这个满族自治县的“母语”——虽然它们注的大都是“王四烧烤”一类的门脸儿,显然是生搬硬套的“翻译”。长春,这个之于从小流离的我而言唯一会升腾起“故乡”情感的地方,也让更多的历史撞进了我的生活。那个坐落在日式“碉堡”里的四六一医院,同牡丹园里的鸣放宫(1957年改名,此前叫“神武殿”)和文化广场下拥抱和平鸽的男人,构成了我青少年时代对于宏伟建筑的深刻印象。作为部队医院的四六一,在记忆里留下的是非常诡异的采光。外观维持了伪满综合法衙的质地,内室早已改造成不知是不是苏式建筑才有的灰黑泥地,又或许泛着陈春成笔下水刷石的贼光,然后是清一色进口的欧美医疗设备,既调和又不无错位。类似的感受在我近日偶然浏览到新京神社鸟居图时被又一次唤醒:褪色鸟居上挂着“市政府机关二园”的牌匾,缠绕着铁丝、电线,又相当自然地装上了居民楼的大铁门。这正是长春这座旧城改造政绩不及全国绝大多数区域的城市的魅力,它得以保留诸多历史层累的痕迹。

写作论文的过程构成了我认知家乡的契机,这是一个起点,直到写完论文的当下,或许还是只能称作起点。但久久徘徊在起点处的我,也终于有机会重新审视自己身上的“东北经验”:我终于意识到我的小学“珲春六小”作为汉校,在整个朝、汉学校双轨制的自治州教育系统里扮演了什么位置;终于意识到我的经验里没有太多工厂,或许是因为长春这座城市的特殊规划——“一汽”始终在长春城区之外(今天称为汽车技术开发区);而直到前年,我才突然意识到老姨带我从小吃到大的伊通“金达莱烤肉”(同样标注了满文的招牌),是晚期资本主义语境下汉满朝文化符号的一次多么出乎意料却在情理之中的糅合。旗人经验、“满洲国”经验、朝鲜侨民经验、共和国经验,这些也是我的研究对象身上携带着的“东北经验”。我试图以所学阐释他们的生命历程,可反过来看,倒是这些东北经验构成了我这个后生小子商榷、丰富既有研究的依凭。

据说在非洲乡村,说书人在故事收尾时会将手掌放在地上,说一句:“我把我的故事放到这里,明天会有人拾起它。”东北作家群这则故事已经过去了八九十年,却依然鲜活,他们身上的东北经验被我捡拾起,写成了论文。我的剪影也同时保留在了这里,或许明天有人会拾起它。

(作者为北京大学中文系2017级博士研究生)

扶摇直上重霄路,奋进无垠乐有涯

刘琦

伴随博士论文写作完成,燕园四载学习生活也即将进入尾声。从2020年初到2022年末,新冠疫情的影响持续反复,诸多切身经历也使得我们对于“风险社会”的理论命题有了更加深刻而直观的感受。作为社会中的个体,我们无可选择、也无法逃避;作为北大法律人,我们试图保持对话和共情的能力,通过坚守价值基点和寻求社会共识努力在不确定的大变局中注入相对的确定性。

当前税收收入下降和财政收支失衡的困境使得我国财政风险问题尤为突出。我的博士论文试图从财政风险的典型问题出发,并进一步提炼经济法的风险理论,由此构成文章的问题意识与写作动因。如何立足于法学视角和经济法学科立场?如何统摄抽象性的原理提炼与实操性的对策建议?如何兼顾立法论与解释论的双重视角?上述问题的思考贯穿于博士论文写作的始终,处理起来并非易事。由于研究对象之复杂、分析视角之多元和理论提炼之艰难,写作过程中曾几度陷入苦思冥想而无法自解。从文献咀嚼到思想消化、从论域厘清到主线提炼、从经典诠释到推陈出新,诸多尝试与努力使我时常徘徊于“入迷出悟”之间。经历过书山文海的寻觅钩沉和许多夜晚的焦虑失眠,终于沉淀出极为宝贵的“灵光乍现”。虽有诸多不足之处,但只能暂时搁笔。如陈平原教授所言,博士论文是开启学术生涯的入场券。未来若干年还应当循此道路持续深耕、不断钻研。

论文写作与科研探索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继续攀登。博士期间的学习与成长凝聚了太多人的心血,师长的关怀与亲友的帮助赋予我前行的动力和坚持的勇气,陪伴我顺利走完这段求索之旅。“大江万里海潮来,隐隐金姗春景开。剑磨十年终一试,红楼飞雪沐英才”。学术之旅不是孤军奋战,而是薪火相传,导师给予我进入梦想之门的宝贵机会,她的自律与严谨、包容和耐心一直引导我朝着更好的方向不断成长。叶老师让我明白了学者是享有高度自由、也需要高度自律的职业,只有认真思考、勤奋写作,才能在当下的学术生态中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太多次在办公室求教叨扰数小时,老师帮助我厘清论文写作的思路框架,最终迷雾得散、困惑得解,却占用了老师吃饭和休息的时间。难以忘却曾经求教晚归、暴雨突至,老师没有着急回家,仍然操劳着我的论文写作和求职进展。窗外狂风暴雨、室内温暖如春,这次雨夜求教由此镌刻在我的记忆深处。博士期间老师的严格要求与睿智洞见也促使我逐渐克服了自由散漫的心性、一步步走出习以为常的舒适圈。还记得第一次拜访时曾经傻傻地问叶老师,为什么可以常年稳居高产作者之列?四年的深入接触中,老师的言传身教已经给了我最好的回答。

四年的学习生活虽然不易,但幸得好友相伴、家人支持,点点滴滴的相守相伴为我增添了很多默契和温情,每每念及、倍觉感动。感谢凯原楼207研究室的战友们!我们互相学习、互相鼓励、互相陪伴,共同度过了很多清苦难耐的时光。我们讨论了很多专业问题,虽然彼此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路径各异其趣;时常相约康美乐运动健身,虽然我偶尔偷懒,好在还是动起来了;还有曾经的未名湖石舫徜徉与文研院夏夜探访,渠老师在“喷云吐雾”之间启发我们从当下的内卷困境中抽离、用心护持与生俱来的自然性。这些欢声笑语都是最后的学生时代里难得的书生意气。

与“法内狂徒三班”各位兄弟姐妹的相处共事极为愉快融洽!他们的真诚善良与谦逊独立是00后新一代的希望所在。从羽毛球场的挥拍鏖战到静园草坪的彻夜狂欢;从领展KTV的专业演唱到真心话大冒险的互诉衷肠;从期末季、保研季的资料共享到疫情暴发期的互送给养。一路走来,这个集体的存在让我在这偌大的校园里多了一份真切的归属感,在学业繁重的日常生活中也增加了几分欢快和明亮的底色。在日益原子化和内卷化的当下,自己会时常惦记一些人,也有一些人时常惦记着自己,这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我的祖母经历过困难岁月、一直勤俭持家,她的勤劳质朴和坚毅乐观是我永远的榜样。父亲母亲一直为我的成长竭力营造最好的条件、让我更加心无旁骛地投入于自己的学术研究。赴外求学的日子里和父母总是聚少离多,转眼已到而立之年,养育之恩未尝得报,唯有更加努力工作和用心生活,让父母放心、让亲人安心。女友无数次包容我的任性之举、宽慰我的低沉时刻,她的温和、宽容和耐心带给我很多温暖和慰藉。

我们在这个园子里哭过、笑过、爱过、恋过,尽管有着很多留恋和不舍,最终还是到了要说再见的时刻。燕园给我们提供了成长的土壤,还能继续育化未凉的热血与青涩的理想;未名水给了我们心性的滋养,让我们看到真正的先生之风,不媚上欺下、不趋于流俗,学问扎扎实实、为人真诚坦荡。四载时光匆匆而逝,很快就要由燕园进入华政园,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身份转变。教者育人,研者成己;文果载心,余心有寄。我将始终铭记未名碧波与燕园草木,努力走好未来的职场生涯。希望坚守初心、大步向前,用心讲好每一堂课、用心写好每一篇文章。有所变通亦有所护持、有所妥协亦有所坚守,以有限之生命期求无限之事业奋进,堪为人生一大乐事。

碧树青山幽径斜,水穷云起尽人家。扶摇直上重霄路,奋进无垠乐有涯。

(作者为北京大学法学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

原文载于《北京大学校报》2023年6月25日 第16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