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北京大学2023年本科生毕业典礼上,中国科学院院士、1965级大气科学系大气物理专业本科校友金亚秋作为校友代表发言,为各位毕业生送上临别赠言。
1965年,金亚秋考入北京大学;从北大到麻省理工,又回到中国,35年来,金亚秋推动了中国的电磁散射辐射传输与空间微波遥感从无到有的建业与探索。他在演讲中提到:“在辉煌事业的长河里,我是美丽的浪花一朵。祖国一直是我心里最为惦记的地方!”他勉励各位毕业生:将自己个人的追求与祖国的发展紧密融合起来,有大格局、有勇敢担当,“积跬步”的执着、肩负”至千里”的担当。以下为金亚秋院士演讲全文,特此刊发,以飨读者。
走向明天:执着与担当
尊敬的校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
我很高兴又回到了母校北京大学,十分荣幸地参加北京大学2023届本科生毕业典礼,能向各位毕业的同学讲几句祝愿致辞。看到那么多00后年轻朝气蓬勃的北大学子,在这十分重要意义的日子里,与你们一起共享青春的力量。
我是1965年由上海市上海中学考进北京大学大气物理学专业,岁月飞快,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了。但是,在北大学习、生活的情景仍然清晰地历历在目,我也一直关注着母校特别在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向世界顶尖一流大学目标的发展与进步,为北大的发展进步和北大人的成就感到兴奋。
1970年3月,我毕业离开北大。由于十年文革,严重耽搁了我们正常的学业。1978年中国科学的春天终于来到了,由于在北大收获的学习能力打下的坚实基础,对科学研究的崇尚,我十余年坚持不懈地学习与严谨自律,十分幸运顺利地考上了1978年中国科学院首批公派出国研究生。当我挑着行李回到北京,深深感到改革开放最初时刻的祖国对我们的殷切期望与嘱托。
我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日夜辛苦攻读,我回想起,寂静的半夜里白雪覆盖的小路上,只听见我回宿舍路上踏雪的咔嚓声。5年里我获得了科学硕士、工程师、博士三个学位,发表了多篇学术刊物论文,是麻省理工学院该系第一个获得博士学位的来自新中国的研究生。
在美国短暂工作后,1988年回国,祖国始终是心中最惦念的地方。自此三十五年里,克服了许多困难,从无到有地建业与探索,我为开拓中国的电磁散射辐射传输与空间微波遥感的基础研究及其重要应用做出了有意义的贡献,成为我国第一个星载微波遥感973项目的首席科学家,至今还领衔目标信息智能感知的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等,我主持或参与完成了国家几十个科研项目。我感到高兴与自豪的是,我见证并亲历亲为参与了祖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伟大历程。
有一首歌《祖国不会忘记》中说:“在辉煌事业的长河里,我是美丽的浪花一朵”。2015年,我获得IEEE遥感领域的杰出成就奖,这是在国际学术舞台上为祖国而光荣的亮相,也是对母校北京大学的一种回报,一个Repay.
今天,接力棒正在交到你们的手中,你们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步繁荣的环境中长大,你们许多能力比当时的我们强得多,也一定能在未来的岁月中做的比我们强得多。同学们毕业后就要从北大走上新的人生的新征途。我想起那首熟悉的北大歌曲《燕园情》:
我们来自江南塞北,情系着城镇乡野;
我们走向海角天涯,指点着三山五岳。
我们今天东风桃李,用青春完成作业;
我们明天巨木成林,让中华震惊世界。
北大已经为你培育了最好的基础,祖国百年发展目标展现了宽广的舞台。在你们踏上新的征途时,你与别人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迎接新的环境、新的人、新的工作、新的生活,老师不再在你的身边,新的征途也不会总是鲜花与坦途,你们会有多种选择多种机会,无论你将来做什么工作,都是新的挑战,而在任何一个挑战过程中都会遇到挫折与不顺利,这是常态,经过你们执着的努力,这些挫折与不顺利恰恰是你征途前进与成功的铺垫。
大道至简,请记住:执着与担当。
只要执着地坚持,新的陌生问题会变得清晰的理解,不知所措就会变得曲径可循,这就是创新的砥砺之路。坚定信念,不怕困难,“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有星夜兼程”。
未来的年月,十年、二十年、五十年,是中国崛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它赋予在座的青年学子新的光荣使命与担当,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将自己个人的追求与祖国的发展紧密融合起来,有大格局、有勇敢担当,“积跬步”的执着、肩负“至千里”的担当,就一定能书写属于你们的美好的人生新篇章,而无愧为北大学子、中华儿女。
谢谢同学们的多年努力,祝福同学们前程似锦,展翅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