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2023两会校友言论

【2023两会】罗云峰代表:努力实践高端、智能、绿色化的先进制造业发展路径

2023-03-10

“任何时候中国都不能缺少制造业。”习近平总书记3月5日下午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2021年、2022年,合肥市因促进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明显、推进产业数字化和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成效明显,两获国务院督查激励。2023年1月,合肥再次入选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市公示名单。

“合肥连续入选,是肯定更是激励。我们将坚定不移实施工业立市、制造强市战略,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为引领,打造形成‘芯屏汽合、急终生智’产业地标。”全国人大代表、合肥市市长罗云峰在接受央广网记者专访时说。

高端化发展,以创新推动制造业跃升

创新是合肥的最大标识、最大动能和最大潜力。

“科技创新好比‘活水’,制造业好比‘良田’,两者不是‘或’的关系,而是‘并’的关系。”罗云峰说,近年来,合肥不断强化技术创新,推动制造业高端化发展,将科技创新的优势加速转变为产业发展的胜势。

2022年,全年规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4.3%,拉动全市规上工业产值增长7.7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56.2%,创历史新高。2021年,合肥智能语音产业入选国家首批先进制造业集群、获批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如今,在合肥,一批具有国内乃至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企业正拔地而起,推动“合肥制造”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尤其在集成电路领域,合肥已经完成了从研发设计到晶圆制造,再到封装测试、设备材料、第三方服务平台的全产业链布局,产业规模近500亿元。

目前,合肥市以企业为主体,强化产学研深度融合,累计培育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等平台1400余家,实现重点工业企业创新载体全覆盖,量子计算机、直写光刻机、半固态电池、大功率变流器等高端创新产品层出不穷,产业创新激发出强劲动能。

智能化转型,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

2023年1月,世界经济论坛公布了最新一批代表当今全球制造业领域智能制造和数字化最高水平的“灯塔工厂”名单,联想集团合肥产业基地、海尔合肥创新产业园成功入选。 至此,合肥已有4家“灯塔工厂”,总数位居全国城市第二位。

“作为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近年来,我们牢牢把握数字经济发展的时代机遇,大力推进数字新基建,支持制造业企业‘智改数转’。”罗云峰说。

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正是合肥推进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写照。作为扎根合肥40年的本土家电品牌,美菱搭建的以“5G+大数据+智能算法+云化算力”为核心的工业赋能制造体系,通过智能化改造,冰箱生产的重要工序,包括门板运输、内胆发泡、点胶、套膜等,均实现了无人智能制造,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现在在美菱智能制造生产基地,冰箱下线节拍可提速至0.26秒每台,单班产能超过6000台。

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是科大讯飞结合安徽地方产业结构和特点打造的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覆盖了平台化设计、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制造、服务化延伸、个性化定制、数字化管理6大功能,可以全面对接企业“研产供销服”各类需求,助力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

目前,合肥市累计培育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1300余家。今年,合肥市将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智改数转”诊断全覆盖,为所有规上工业企业谋划转型升级路径,引导企业运用机器换人、柔性制造等模式,提高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力争到2025年,规上工业企业新模式应用普及率超过50%。

绿色化发展,走出绿色低碳循环之路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稳步推进节能降碳。 统筹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和绿色低碳发展,科学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要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制造企业要充分发挥创新主体作用。”罗云峰表示,近年来,合肥市坚持把引导工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作为关键点,积极稳妥推动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全面推行绿色制造,提高制造业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生产体系,全力实现双碳目标。

在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工厂——联宝(合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在流水线应用低温焊接技术,可以将焊接峰值温度下降超过50℃,每年可节省电能340余万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过2400吨;在合肥乐凯工业园,通过改造RTO废气处理+沸石转轮项目,将废气处理效率由原来的95%提高到99%,每年可减少VOC排放40吨……联宝、乐凯这样的企业,正是合肥不断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典型代表。

截至2022年年底,合肥市已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17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5家、绿色园区1家,培育绿色设计产品193个、占全国总量的6.1%,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四位一体”的绿色制造体系正在加快构筑。

“合肥市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打造‘2855’产业体系(2个五千亿产业、8个千亿产业、5个千亿企业、500个“小巨人”企业),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具有全国重要影响力的制造业高地和新兴产业集聚的产业名城。”罗云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