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之后,如何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直是医疗卫生领域持续关注的一项重要工作。
2024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理学部主任谢晓亮联合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1978级经济学系本科校友毕井泉以及全国政协委员、西湖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和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1991级本科校友邵峰共同建议,加快推进药品紧急使用授权立法,应对重大公共卫生威胁。
去年两会上,谢晓亮就曾联合十五名院士专家委员,建议建立药品紧急使用授权法规。在他们的建议下,2023年10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修订草案)》,将重大传染病药物的紧急使用制度纳入草案。
在今年的建议中,谢晓亮等人继续呼吁尽快推动药品紧急使用授权制度立法进程,促进制度落实,为应对重大公共卫生威胁提供法治保障。
谢晓亮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传染病防治法(修订草案)》从法律层面上提供了制度依据,但在操作程序上还需要健全配套机制,以支持好的政策尽快落地。”
具体而言,谢晓亮等人建议:一是明确上位法依据,立即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将药品紧急使用授权制度纳入药品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做好与《传染病防治法》的法律衔接;二是加快推进立法,尽快推动《药品管理实施条例》的修订和完善;三是健全配套机制,建立责任减免与补偿机制;四是试点药品紧急使用授权,推动制度落地实施。
他们还强调,在药物紧急使用授权获批后,监管部门应持续评估临床试验数据,在获批后出现因病原变化导致药物失效或出现风险大于获益等情况时,监管部门应快速撤回紧急使用授权。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结束后,监管部门须按程序撤销紧急使用授权,同时应当允许药品研发人利用紧急使用期间获得的临床数据按照正常流程申请药品上市许可批件。
在今年两会上,如何应对公共卫生风险也引起了其他代表和委员的关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毕马威中国顾问李慧琼在关于《传染病防治法》的优化建议中提出:“我国大中城市人口密度高、人员流动大、各类传染病传播风险上升,疫情防控压力增大。我们希望能建立起粤港澳大湾区联防联控机制。同时,希望通过相关的优化措施,加大狂犬病管治力度,实现国家摆脱狂犬病疫区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