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化时代到来,不少家长开始倾向于让孩子学习相对更“有用”的课外兴趣课程,艺术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现实冷落”。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北京大学心理学系(现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1990级硕士校友吴为山带来了《关于推进全民美育 提升人口素质的提案》。他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美育不仅涉及审美素养的提升,更是一种文化的传递、心灵的涵养、理想的培植。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人口规模巨大这个“显著特征”,因此,要使规模巨大的人口成为实现现代化的资源、化为强大的动力,就必须通过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提升人口素质。
“人生的价值追求在美的引领下不断向前发展,而美来自于大自然,来自于一切艺术作品,来自于人和客观物质世界的对话,也来自于科技创造。仅靠学习编程等具体科目,我们无法获得生命的体验,无法在感动中净化心灵。”吴为山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全民美育是全面性、终身性的美育,不局限于某个时段、某些对象、某类范畴,而是要打通“围墙”,统筹构建一体设计、分段实施的“大美育”工作体系。
到底该如何实施全民美育?对此,吴为山建议从四个维度展开:一是要善于利用网络传播正能量,通过各种新媒体、新技术传播美;二是将全民美育与社区建设、社区治理有效结合,提升公共空间的美学价值;三是让经典艺术系统性地进课本、进课堂,打造高质量的美育课程体系,带动改变功利性思维,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造力;四是通过书法普及带动全民美育,书法艺术不仅饱含中国文化精神,同时对于人民群众而言,也是一种便于起步和学习的艺术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