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汉元,男,1964年12月生,四川眉山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EMBA,高级工程师。现任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通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委员、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渔业协会副会长、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常务副会长等职。
2013年10月,刘汉元在由《中国工商》杂志、华商韬略编辑委员会、中国工商联合出版社联合发起的《民营力量璀璨中国梦想——100位对民族产业贡献卓著的民营功勋企业家》荣誉表彰活动中,获得“对民族产业贡献卓著的民营功勋企业家”荣誉。
2018年10月24日,刘汉元入选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名单》。
从研发网箱养鱼技术,到建立饲料工厂,再到进军新能源,刘汉元始终坚持以科技为先导,在创业路上稳扎稳打、执着追梦,构筑了民营企业通威集团不断发展的宏伟蓝图。
敢想敢做,打造水产蛟龙
出生于眉山小镇的刘汉元,家境普通,从四川水产学校毕业后,进入眉山水电局下属水库工作。在此期间,他发现四川水产养殖并不发达。于是,才思敏捷又肯吃苦的他,借鉴外国技术,以废弃钢管为材,发明了“渠道金属网箱式流水养鱼”技术。这让年仅20岁的刘汉元赚到了人生创业的第一桶金。随后他将技术广传于民,使四川养鱼户遍地开花。很快,刘汉元敏锐地意识到,随着养鱼技术的普及,鱼饲料的需求会大幅增加,于是他决定转行生产鱼饲料。
最初, 刘汉元是在家里用一台小型绞肉机生产鱼饲料,可是小规模的生产很快就不能满足越来越大的市场需求。
1986年,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刘汉元自筹资金在家乡眉山县永寿镇建立了西南第一家集约化鱼饲料工厂“科力”。从未学过机械、建筑的他,边自学边实践,自行完成了这座年产量5千吨工厂的设计、施工与安装。
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掀起下海创业热潮。这一年,刘汉元走出小镇,在县城创建现代化饲料工厂,取名通威饲料有限公司。
1993年,刘汉元正式组建了四川通威集团有限公司,并于1995年完成北上战略转移,迁总部于成都。
此后,通威集团发展迅猛,不仅建立了国内首个鱼类转基因实验室和亚洲最大的多功能水产科技园区,还在全国各地投资新建和收购、控制饲料厂20多个,先后在美国纽约和德国创立新公司,积极拓展海外业务。
至今,通威集团水产饲料的市场占有率已居国内乃至全球龙头地位,平均国内每三条鱼中就有一条食用通威饲料。
追光不停,投资新能源
在饲料行业大获成功后,刘汉元开始寻找新的投资方向,眼光独到的他将目标锁定为新能源领域,剑指多晶硅和光伏产业。
2006年,刘汉元收购永祥股份。2007年,四川永祥多晶硅有限公司成立。很快,首期多晶硅正式投产。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蔓延、欧债危机爆发,以出口为主的光伏产业链全面受挫,上游多晶硅也被卷入其中。面对巨额投资血本无归,刘汉元顶住压力逆势扩张,以1.91亿元的价格收购永祥股份50%的股权。
2014年,多晶硅行业逐渐走出寒冬,永祥股份启动四氯化硅冷氢化节能降耗技改项目,投产当年产能突破15000吨,跃居全国第四。
2017年起,通威集团着力构建新的“渔光一体”项目,利用各地丰富的鱼塘资源开发建设光伏发电项目。
正是刘汉元这种面对顺势不盲目追求利益,面对逆势能够冷静灵活调整的行事风格,使其曾被美国《财富》杂志评选为“40岁以下全球最成功商人”。
情系民生 饮水思源
刘汉元作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
作为连续21年参与全国“两会”的代表,其通过百份高质量的政协提案和大会发言,关注和反映社会民情,积极参与我国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建设和发展。
特别是《开发三峡渔业安置库区移民》《建立农村资金回流机制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强化金融服务三农》等提案,及《减税轻负振兴经济》的大会发言受到国家领导人充分肯定,并指派专人督办。《建议完善、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道路建设规范标准和交通管理办法》提案获九届全国政协优秀提案奖。《加快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 构建国家能源安全供应体系》的提案,获得第十一届全国政协会议全国优秀提案。
多年来刘汉元带领通威集团,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支持我国教育与科研事业。1999年起,捐资成立 “通威—希望工程奖励基金”、“通威水产教育奖励基金”。2007年,积极支持民建中央组织发起的“中华思源工程”和“阳光计划”。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第一时间捐助1250万元,支持灾区人民抗震救灾。
迄今为止,通威集团各种慈善捐款捐物总额已过亿元人民币。
翻开历史的画卷,中国民营企业硕果累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正是有像刘汉元这样一批又一批有理想、有社会责任感的中国企业家们,契而不舍、夜以继日的创新创业,才有了今天中国的经济强国地位。我们不仅要看到中国民营企业家精神对整个社会的牵引动力,还要创造环境,弘扬和保护它。我们期待,未来中国民营企业家能够发挥更强更好的作用,推动中国经济的车轮不断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