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两会】裘援平委员:大湾区建设需一代人甚至几代人创新努力

2019-03-25

全国政协常委裘援平接受南都记者专访时,建议疏通港澳生内地升学就业渠道 。

本期人物

裘援平,女,汉族,1953年11月生,浙江绍兴人。现任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

曾先后在中央电视台和中国国际电台、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中国驻阿根廷使馆、地方政府和中央外事办公室工作。曾任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拉美局副局长、副秘书长兼研究室主任,中共唐山市委副书记,中央外事办公室副主任(正部长级)、机关党委书记,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委员、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已成为委员建言热话题。去年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组成调研组,亲自到粤港澳三地开展深入调研,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裘援平也参与其中。
此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对大湾区战略定位之一,是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南都记者观察发现,早在《纲要》草拟之初,裘援平就曾提到,大湾区要培育核心竞争力,重点建设综合性国际创新中心。
3月6日,裘援平接受南都记者专访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是兼具科技、金融、制造优势的综合性湾区,既有国际金融中心香港,又有中国的“硅谷”深圳,还有制造业基地广州、东莞等地,完全有条件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和产业创新中心。

谈湾区经验 世界三大湾区各有特色值得借鉴

南都:《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已于近期公布,过去一年你在大湾区资政建言方面也做了不少事情。你认为,我们离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还有几步路要走?
裘援平:《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公布,大家憧憬着又一个世界级城市群和国际一流湾区的诞生。我从旁观察,最大的感受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一国两制”的新平台和新实践,具有特殊复杂性,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以很强的创新精神,靠一代人甚至几代人努力才能实现。
我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要重视汲取国际经验。纽约、旧金山、东京三大湾区经历了数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培育发展,不仅赢得名副其实的国际一流湾区美誉,更成为全球经济引擎和技术变革龙头,其中有很多经验和启示值得认真学习借鉴。
良好的地理位置,完善的交通设施,密集的城镇分布,深厚的资本积累,丰富的人才资源等,是各大湾区共有的禀赋条件和发展基础。同样重要的是因地制宜、体现特色的软科学管理,包括科学规划、科学建设和科学治理。
例如,纽约湾区作为世界湾区之首,走的是“金融湾区”之路。在3.3万平方公里范围内,矗立起世界金融核心中枢,每年创造1.3万亿美元产值,近半数产生于不足1平方公里的华尔街金融区内。持续的区域规划与管理机制,治理结构的自我纠错和改革等,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旧金山湾区走的是“科技创新”之路,注重“靠居民的头脑致富”,通过政府较少干预的区域社会治理机制,发挥科技巨头和高等院校的虹吸效应,在全球范围吸引科技创新人才和企业,形成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人均GDP达到8万美元。
而东京湾区走的是“产业振兴”之路,通过制定发展规划等实施“总体管控”,鼓励各企业主体按市场规律自行协调,充分利用湾区港口支撑起贸易经济骨架,集聚了日本现代制造业的“精华”,在占国土面积3%的范围内,创造了全国GDP总量的35%。
三大湾区建设各具特色和长短,也有某些共性和规律,经验也好,教训也罢,都能给我们有益的启示和借鉴。欧盟整合那么多国家,形成欧元区和国家联盟,在制度、规则、标准、管理及对接等许多方面,也提供了大量先期经验,值得认真研究参考。

谈湾区创新 要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对接

南都:此次《纲要》对大湾区战略定位之一,是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我们发现,早在《纲要》公布之前,你就曾提到,大湾区要建设国际创新中心。在提高大湾区竞争力上,我们该如何创新?如何凸显这个“新”字?

裘援平:我认为,未来大湾区的核心竞争力在国际创新中心建设。与世界三大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是兼具科技、金融、制造优势的综合性湾区,既有国际金融中心香港,又有中国的“硅谷”深圳,还有制造业基地广州、东莞等地,完全有条件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和产业创新中心,为引领国家新一轮创新发展、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全球竞争与合作发挥支撑作用,这将成为未来大湾区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新引擎。

我们看,目前三地科技创新布局呈“碎片化”发展局面,港澳基础研究能力与内地产业相互脱节,港澳科创优势与湾区内地产业链未有效结合,既造成港澳技术成果难以转化落地、本地产业空心化,也导致湾区内地创新支撑能力不强,关键核心技术供给有待提高,产业“缺核少芯”等问题有待完善,创新型企业发展质量效益有待提高。

再加上湾区内地科技、金融、人才、税收、知识产权保护、社会保障等政策不匹配,要素自由流动等共性问题突出,对海内外高端人才和尖端技术形不成足够的聚集效应。

以上这些,都需要三地强化协同创新意识,通过转变发展思路、完善体制机制、共建平台载体、营造国际化环境,共同推动由过去单向投资和产业梯度转移,向共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现代产业体系转变。
尤其要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对接,以三地科技、制造、金融等优势及布局为基础,以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创体系+产业体系+金融等高端服务体系+辐射带动链的综合性国际创新中心为目标,推动形成科创资源高度集聚、现代产业体系完备、金融服务支撑有力、辐射带动范围广阔、创新环境开放包容的全球创新中心,向全球科技创新链、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迈进。

3月6日,全国政协常委裘援平接受南都记者专访。

其中,政府是制度创新主体,企业是技术创新主体,科研院所和高校是知识创新主体,粤港澳是金融创新主体,龙头企业和资本市场促进技术与资本有效对接,民间商协会和行业协会促进企业聚合发展,形成中央统筹协调、地方各级联动、院所深入合作、企业结成联盟、多主体协同联动、创新要素充分涌流的国际化、开放型协同创新格局。如果说有什么“新”,“新”就新在综合性、复合型。

谈难题破解 充分论证基础上小范围先行先试

南都:有观点认为,粤港澳大湾区为“全世界建设难度最大湾区”,你认为,目前湾区建设面临哪些现实难题?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有何对策或建议?
裘援平: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最大难点在制度创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一国两制新实践”,“新”就新在要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发挥三地优势,融通融入发展,形成统一高效的经济共同体和开放新格局。
其中,最大难点和关键在于,如何在“一国两制、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三个法律制度”框架内,实现要素安全便捷流动乃至优化配置,实现政通、路通、人通、财通和双向开放。
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需要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小范围先行先试,以几个粤港澳合作发展平台为起步区,打造三地规制对接、融合发展、协同创新的示范平台,作为湾区建设的关键载体和核心平台。
例如,可以先进行国际人才特区和科技创新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搭建跨区域、国际化人才交流和引进平台,开辟绿色通关、增加技术移民、便利外籍人才入境和生活工作、发放永居身份证、给予个人所得税补贴等。
同时,实行住房租售并举,提供跨境和国际医疗与教育服务,合理运用股权、期权、分红权等激励机制,便利各类科技创新要素便捷流动和共享,发挥港澳优势吸引高端人才,揽天下人才而用之。
另外,推进人才、科技、金融等领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标准认证等全面对接,放宽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共享限制,营造自由高效的国际化创新创业环境,并融人全球创新网络。打造国际一流科技服务平台和资源信息库,形成人才引进+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市场化+产业化+金融支持的全链条创新体系。
在此基础上,结合打造科技创新走廊,探索上下游和多中心城市产学研无缝对接、创新资源优势互补,产业链条内嵌融合、相关政策充分融通、湾区内聚外合的协同创新发展格局。
除此之外,还可以授权进行港澳同胞在内地生活工作改革试点,探索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跨区域衔接机制,创新跨境医疗等服务合作模式,推进区域内流动人员(含港澳)与当地居民在教育、医疗、住房、交通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将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融入社会管理体系,为湾区内跨境生活工作提供高效便捷的信息化服务。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还可以加强休闲养老服务合作,支持港澳投资者兴办各类养老机构和港澳居民综合社区,提升港澳居民共享社会福利的便捷性,让湾区建设成果惠及港澳民众。

谈港澳青年 建议疏通港澳生内地升学就业渠道

南都: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港澳青年如何趁此机遇大显身手?
裘援平: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还要特别重视支持港澳青年大显身手。在我看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可以为港澳青年成才成长提供广阔的空间和施展的舞台。因此,需要针对港澳青年面临的就业、创业、置业难等生存发展问题,把鼓励和便利港澳青年到湾区内地学习生活、就业创业作为一项重点任务,加大支持和投入力度。
例如,国家和粤港澳各级政府可以采取更多政策措施,吸引和便利港澳青年在内地学习、就业和生活,综合施策鼓励支持港澳青年参与湾区建设。
与在粤企业、青年组织、专业社团等社会力量合作,实施港澳青年梦圆湾区计划。支持各地建立更多港澳青年创业园和梦工场,鼓励港澳企业和社团,按照港澳模式创办求职公寓和青年社区,鼓励湾区企业给予港澳青年更多实习和就业机会。
加强财政和社会资金引导,设立青年创新创业扶持基金,降低融资贷款门槛和成本,对优质项目给予贷款贴保贴息等资助。
还可以研究采取交通、就业、个税等补贴措施,提供研究开发、成果孵化、技术转让、科技金融等全链条服务,从政策扶持、资金支持、技术支撑生活服务等各方面营造创新创业优良环境。
利用大湾区三地文化同源、方言相通、人缘相亲、文化认同优势,深入开展教育人文领域交流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要支持建立三地高校科研教育联盟,扩大合作办校,互设研究机构,共建科研基地,开放强项。学科和专业,推行三地学分互认、学籍备案和跨校选课,实行管理人员相互挂职、教学人员相互兼职、科研人员相互聘任、青年学生相互交换。
鼓励三地开展中小学校际合作、校长联谊、教师交流,共建实习、培训、夏令营、职业教育以及国情教育和中华文化等基地,组织开展游学考察、志愿者服务、公益慈善活动等。
优化港澳居民子女在湾区内地享有的教育服务,完善在湾区内地工作生活的港澳居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政策措施,支持在粤建设港澳子弟学校(班)、跨境学童服务中心,支持兴办国际学校等国际化教育。
扩大内地各类学校面向港澳招生,提高奖助学金比例和金额,统一考试认证和大专学历互认制度,疏通港澳生在内地升学、就业渠道。

港澳回归逾20年了,我们要以港澳青年为重点,通过制度创新、实践探索,让港澳民众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看到更光明的前景和未来,增强他们的参与感获得感和归属感,这对于促进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推动“一国两制”新发展,维护港澳长期繁荣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需要各方面勉力扎实推动。

出品:南都采编指挥中心

统筹:南都人物新闻工作室

采写:南方报业全媒体记者、南方都市报记者潘珊菊实习生张婷李想

摄影:南方报业全媒体记者、南方都市报记者 黎湛均